目前分類:文化評論 (6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午陪老爸去看《滿城盡帶黃金甲》,老爸是為了鞏俐以及說香港報紙所謂「一堆黃金的饅頭」去看的。的確,頗為壯觀,但為什麼「數大便是美」以後卻一點都不性感,反而讓人幾乎要倒陽了呢?

  其實這部片不爛,遠比先前《英雄》《十面埋伏》之類好多了(當然,這也並沒什麼了不起),周杰倫的演技也出乎意料地有,只是這人實在天生不是當演員的料,那小樣怎麼看怎麼不順眼,這是大羅金仙也補救不了的;李安用王力宏,應該也面臨了一樣的問題吧,不過王力宏的情況還比周杰倫好些就是了。周的「個性」太強,放到哪裡都是屌面倫,這種人沒有辦法演戲,沒有辦法唱不是自己寫的歌。

  好啦,回到電影。這部片其實不爛,雖然美術和排場的超級華麗和過度誇張是更甚以往,造成一種先是缺乏說服力,繼而超越了說服力的必要的超現實的效果,但至少顯示,老子們現在有錢也有品味了,看那美輪美奐啊,歌於斯,禱於斯,聚國族於斯,然後大內戰於斯,喔耶。

  還是沒講到劇情,那就現在講吧。劇情算是比較合理了,但我要從根本上說一句:這種宮闈內鬥,猜忌來背叛去算計來謀害去,每個人都出動自己暗中培養的力量(而當然,統治者養的最多、最強、最是層出不窮;王后和庶子,一兩波就沒了),最後全部死光光(只留下往後活著會更痛苦、更偏激、更變態的人)還拉幾萬人(或者幾千萬)陪葬的戲,究竟有什麼好看的?

  這戲演出了:一種超穩定的規矩,如忠孝禮義、綱常名教、和諧社會,發展到極致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我們現在還不夠清楚這些嗎?這些不已經講好幾十年了嗎?是啦,舊的規矩雖然早就被革命掉了,換湯不換藥的新規矩還是層出不窮,我們和幾百年前相比也其實沒進步多少,可是──能不能來點新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有一部就夠了吧?

  認為它好的人,稱許它表現了父權和威權架構下的人的悲劇,確然。反抗威權的都沒好下場,但只有造反是生命唯一的出路,所以《流星蝴蝶劍》最後還是只有老伯和萬鵬王活在檯面上。導演他們是那種環境、那種時代出來的,他們懂,他們這次編排的角色和劇情都很合理,完全能演出那種政治的黑暗了,可是他們缺少了一點:他們沒有光。你在這部戲裡見不到光,而歷史上的中國,即使是最最黑暗的朝代,也還是可以找出一點光的,我們也需要這點光,所以史家會千方百計去發掘它,從民間或從哪裡都好。但這部片裡沒有。或在片外,則另當別論也。

  有眼尖的人指出,兵變後的皇宮廣場馬上被清洗收拾、重新布置,不多時又是昇平景象,這有在暗指六四天安門──我當時倒是沒看出來,看完後一想才想到,覺得也沒什麼,張藝謀應該沒有特指,他拍的是誇張後的普遍做法。想把它和六四扯上關係的,我就問一句吧:那又怎樣呢?

  好吧,或許你可以怎樣,而我可以怎樣,只是這不在此片的討論範圍,因為《滿城盡帶黃金甲》是一部沒有人民的片,全劇中除了主和奴,沒有一個人──太醫的老婆和女兒或許勉強可算,而她們都死了。所以我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就該幹啥幹啥吧。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段宜康先生的「自請處分」文中有句:「深感罪深孽重,戰慄不能自己」,段委員寫錯字了,應作「不能自『已』」。

  「已」字有停止、完成、收束之意,「不能自已」就是不能自制、自我收拾;常人或不察,如段委員誤作「不能自己」,就不通了。

  我們為什麼會寫錯別字?因為我們不清楚那字為什麼那樣寫,而常常只是憑著記憶去人云亦云地生搬硬套,於是訛誤就越來越多了。如果我們下筆時,都好好想一想:我是不是真明白這字詞的意思?不懂,去查、去問,懂了再用,我們的文章就不會有那麼多錯誤;如果我們學習一個字詞時,能不盲從既有的用法與解釋,而將之還原到圖象,參以六書法則來理解,我們對中文的掌握,就能活潑許多,也再不會輕易把字詞的寫法搞錯。

  然而,當代國民教育未能做到這點,當前這方面的工具書與網路資源,對一般人也還頗有不足。如我略知「己」象絲繩,「已」象繩結,欲查書佐證,而普通的辭典上只寫了「己」是何義、「已」是何義,卻沒寫這字原本是象的什麼形,又是如何引申成今義,便趁此機緣將問題拋出,請方家告訴我們如何正確掌握「已」「己」之別,以及這種問題可以如何思考、查什麼書吧。

  另,蘇打綠樂團歌曲〈後悔莫及〉中亦有歌詞「停在那不能自己的一瞬間」,曾有聽眾以為誤,作者青峰解釋道,他要用的就是「自己」,而非成語「不能自已」的意思。此等新造用法,在詩歌的範疇,適切與否另當別論;但就文字的表達功用而言,其易致混淆,當無疑也。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應能細察此等小處,不囫圇吞棗;寫作的時候,則應避免此類滋生訛誤的可能。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6.10.10.聯合報 聯合副刊

「『金鞭計畫』是一個奇特的任務,簡單說,就是以直升機深入北越搞情報截收,」中華
民國空軍老飛行員盧維恆說,「這是我在黑蝙蝠中隊與美國中情局合作的最後一個項目,
但也是個未完成交響曲。」

78歲的盧維恆回憶1970年代初這段從未揭露的台美機密史時,歷歷如繪,細節一點不放過


傳奇的黑蝙蝠中隊 低空深入北越

盧維恆早年在中華民國空軍以脾氣衝出名,抗戰末期進空軍幼校,空軍官校30期畢業,
1966年選入傳奇的空軍34中隊(黑蝙蝠中隊),直到62歲自遠東航空總機師退休,飛了40
年,2萬6千多小時,可說是台灣飛得最久的老飛行員之一。

盧維恆飛過十多種軍、民機,漫長的「開飛機」經歷中,很特殊的一段,就是率隊執行「
金鞭計畫」,駕馭由美國當年提供黑蝙蝠中隊最先進的情搜直升機。

盧維恆說,「金鞭計畫」由美國中央情報局於1971年初提出,要求台北配合,任務重點:
由黑蝙蝠駕駛美方換裝最新夜戰裝備的H-500MD直升機,黑夜出動,從寮國美軍祕密基地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近來訪的silentlaky兄問我為中正紀念堂靜坐學生的看法,謹此答覆。

  粗略瀏覽網站以及BBS上的相關討論,眾人對他們大概有幾種看法:第一種馬上稱之泛藍走狗,這種聲音可以視之狗吠;第二種是在精神上支持他們,疼惜他們的苦難,為之加油打氣,也一同批判一下當局,但此外並沒有多特出的見解;第三種,則是看不起他們,認為他們想法太單純、天真,沒有明確的綱領、理論,只憑素樸簡陋的情感就想叫大家響應他們,實不配稱之學運,也不會起到什麼效果的。

  我的看法接近第三種,但我不會因此輕視他們。他們見識和能力均有限,只憑熱情來叫喊、行動,這樣只能讓同一曾曾次的人有些感動,是沒有辦法動搖那些上層的人與架構的。

  但是,這個運動不會一點用都沒有。至少,你看,他們的缺陷、盲點,已經有很多人指出來了。來自各方給他們的建議也不少,這些都可以讓人成長,只要他們願意去思考。只要他們願意去思考,相信過段時間他們便能看得更高、更遠些,這樣,這個運動就不算空虛了。

  不過,這有點弔詭:看他們的文章與行動,他們是想以「單純」和熱情來感動人,可我們知道單是這些成不了什麼事,雖然它是一種可貴的動力,但它只是動力。如果你真想做些什麼、改變些什麼,你就要開始變得複雜,開始想種種先前不會去想、做種種先前不穢育做的事。這可能會跳進染缸髒了身,甚至失足深淵。這是一個選擇的問題。可是這批「民國維新學運」的同學呢,卻是堅持「單純」,並以單純為號召。這樣行嗎?

  但話又說回來,一旦你走上了這條路,開始建構、實踐你的理念,你和常人也就會漸漸有了距離。這是選擇的代價,很令人感慨吧,走上去之後,就可能不如初時那樣用素樸的情感就能打動人。你如果想走下去就會漸漸變得複雜,你必須不斷地充實自己,你的想法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挑戰、衝擊、考驗,像民國維新學運目前已經得到的。你或許會把自己弄髒,可是如果怕髒,怕思考,而仍只想堅持單純,牢牢立足於你的學生身份和「不會耍手段」的單純,那你也就踏不出去,成就不了什麼。

  今天想再搞以政治為主題的學運,是很難再成氣候的了,因為資本主義社會可以消解一切的批判能量,你要發聲,請便;靜坐絕食,媒體就來報一報;你的訴求,不必多理會,不久它自會在喧譁中湮沒。毛澤東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裡可以反過來說「哪裡有反抗,哪裡就有壓迫」,而我們都可能因為害怕太厲害的壓迫,不敢反抗得太劇烈;社會壓迫反抗的方法,也是剛柔並濟的,而最難以戰勝者是「柔」的部份──眾人的麻痺、冷漠、輕蔑、嘴炮......最後大魔王不是哪個人哪個政黨,而是人性。

  如果認識到了這些,仍然想要改變什麼,就想想以後要做什麼、怎麼做吧。這場學運就算它一段過程、一個姿態、一種宣示。每一代都會有純真的人、純真的能量,然而人們終也得走向世故、複雜;我不會特別眷戀純真,我願民國維新的同學們也去世故、複雜。

  不知這些意見,各位怎麼看,他們又會覺得如何。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在樂評版發了一篇討論,疑問此間許多創作歌手的英文詞似乎比中文詞好的現象。有人推文講到國文教育,因再回一篇,都貼在下面。

作者 youtien (又是一片天) 看板 comment
標題 創作歌手的英文比中文好?
時間 Sun Jul 9 10:31:10 2006
───────────────────────────────────────

  這幾天聽國內獨立歌手、樂團的創作,看他們的歌詞,有一種奇怪的現象:
他們的英文詞寫得比中文好。

  為什麼?我的推測是:

  一、中文歌詞本來就比較難寫。其實是超難寫。單音節、形音義具備的語言
,辨識度要高的話四聲平仄(粵語還有九聲)得和旋律相合,這就形成很大的限
制。再者

  二、我們這一兩代的國文教育都很失敗,縱使是高才生,讀到大學畢業國文
也不見得有多好,遑論填詞作詩這種大需才學的事情。而我們也不能期望每個創
作者都像文史人那樣會自己去看書、找老師學這些。即使是寫大白話,講究起來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對於成語,要從其字面發展新意並非不可,但還須優先尊重習慣及典故,否則就容易失於混淆文學,也給大家帶來麻煩。像「罄竹難書」典出李密討伐隋煬帝的檄文,後人也一直沿用來數人罪狀,那我們沒事幹嘛改它的用法?又如「永懷」,習慣上就是悼念逝者,雖然從字面上看,這用在活人身上也沒什麼不對,但你如果硬要這樣用就是不識相;如果你還想拗說:「《詩經》裡也有一句『維以不永懷』,是用在活人身上的啊!」這也沒錯,但是大家只會認為你在故意找麻煩。

  那麼,若欲翻新成語,要如何才值得讚賞?下舉兩例。李敖〈張飛的眼睛〉一文中有句打趣的對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兒又有山又有水,你一定整天見仁見智了!」自然而然地把「見仁見智」玩出新意;又如大師在《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八十封信》文案中所自謂:「以入神坐化之人,寫出神入化之書」,將「出神入化」衍生出一個「入神坐化」,兩相對照,頓使成語盎然生出許多活潑的新意味,而將原指高僧亡逝的「坐化」移來自況其牢獄生活,也在字面通順的情形下讓原義給這新用法添了許多趣味。

  這是有豐富的創意、又對文字有深刻細緻的認識者才玩得出來的!近年「惡搞」之風流行,很多人都有翻轉文辭的創意,可是具相當字學造詣者少,是以所作易失輕浮錯謬而不為識者所取。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僵化的語文教學只灌輸學生一套既定的用法,卻不講解其中的道理使學生確能活學活用;而有顛覆既定認知的「新解」出現時,保守者或只會以標準扼殺之,多元主義論者又或忽視了基本功的重要。要中肯地評論各種創作、「新解」的優劣,還是該從其對常識、習慣的依違,語文內在的規則與美學來講求啊!



  這和昨晚那篇是同一篇,寫完這三段才發現和我要講的差遠了,就切了掉。不過我到底要講什麼?

  寫投稿的文章,常常碰到這種情況。結構要嚴整,起承轉合要流暢,這些基本的要求直到現在我也不認為是容易的事。補教界考試說國中生一半以上作文不及格,我認為豈止一半。

  或許我應該寫一系列,從我小時候開始學作文的經驗談起。寫文章要寫有用的文章,時間精力寶貴啊。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日前總統用「罄竹難書」來「讚揚」志工團體之後,杜正勝教育部長和李慶安立委在教育委員會有了一段耐人尋味的對話。

  杜部長為「罄竹難書」作了一個新的解釋:「罄是用盡,竹就是竹片,是在紙張發明前的書寫工具,難是難以,書就是書寫;翻成今天現在的話,就是用盡所有的紙的寫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實在太多。」

  李委員:「所以部長你覺得這個形容沒有錯?」杜部長:「單單就這四個字,沒有錯。」

  「不要因為我們總統說錯你就硬拗,這就不是你部長該做的事,」李委員隨即現學現賣,造了一句:「部長對教育的貢獻真是罄竹難書。」

  其實,我想,部長的新解並不能單純地視為硬拗。請注意「單單就這四個字,沒有錯」這句,部長的意思應是,如果把一句成語從其字面意義重新理解,也可以發展出與習慣用法不同的新意,所以我們不要只因為書上寫、老師說「罄竹難書」只能用在壞事上,就一意這麼認定,而譏嘲總統誤用。

  但是,約定俗成、眾所習慣的用法就可以不必尊重了嗎?李慶安委員回得精彩:「部長對教育的貢獻真是罄竹難書」,這個詞也可以拿來表揚人是嗎?部長您當第一個,請問本席這句是不是在誇獎閣下?

  這種修辭其實很促狹,並不值得鼓勵,只是用來回敬杜部長恰得其所──誰都聽得出李慶安委員的語意是譏刺,但杜部長若要堅持他的邏輯,就只能自食其果,硬生吃下這份「恭維」,其惱羞可想。

  然則,這樁公案還有更值得玩味之處:它展現了「歧義詞語」可能造成的磨擦,以及扭曲詞意可能造成的後果;且再舉「支那」、「台客」二詞來進一步討論。

  「支那」,原來只是China之音譯,並無褒貶之意,康有為之女同璧還作過「我是支那第一人」之詩句;至二十世紀日人侵華時,「支那」逐漸被用來鄙稱國人,而染上了歧視的意味,成為會挑動民族神經的禁語。及至近年,網上有部份台灣人又不時以「支那」稱呼對岸,面臨指責時,則引據故實說「支那」是中性的詞,有人覺得被侮辱是他自己的問題。請問,這種網友筆下的「支那」,是無惡意的音譯,還是鄙視,抑或是比鄙視更為惡劣的捉弄?

  「台客」的情況更複雜,其源流至今莫衷一是,眾人只大概同意,這是一個近乎「土」「俗」的形容詞或代名詞。以前它常被眷村子弟用來鄙稱本省人和本省文化,其帶有貶意應無爭議;可是到了這幾年,在本土文化抬頭的潮流下,卻有一批人開始自居「台客」不慚,以台為榮、以台為傲,讓「台客」宛然成為一面時尚旗幟了。但在此同時,以鄙視、歧視或漠視、平視的態度對待「台客」者仍所在多有,且不拘於省籍族群。那麼,我們到底要如何界定、使用這個詞、如何解讀每個不同的人口中、筆下的「台客」?我個人的態度是:儘量穿越字詞的表面去解讀言者、作者的真意,自己則能不用「台客」就不用,以免引發誤解與爭議。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風htycy提到了「...永和的地方人士自己編一套教材挽救國語文教育,那才是結合文化與基礎語文能力培養的好方法」,我就把去年訪問王修亮老師的日記還有一些相關報導貼出來吧。


    七月十九日 海棠颱風

  中午赴上善人文基金會,在重慶南路二段75號,與寧波西街的交會口,黃老
大文羿、趙偉伶比我先到。先見到了鄧美玲女士,我們在八樓的會議室裡聊了約
一個多小時,瀏覽了一下王老師他們編的教案教材,也看了看上善的刊物《經典
與人文》(網址http://www.sshcf.org.tw/,刊物可見於「上善怎麼說」)。中
間又有一位翁老師(女)加入談話,然後我們一起出發去永和頂溪的王修亮老師
家拜訪。到頂溪時,又來了另外一位王老師(女),加起來一行是六人。

  王修亮老師是女性,今年五十歲;她家不大,但是很乾淨,入門就是客廳,
一張長桌(應該也是餐桌),有七八張椅子,靠窗處有兩台電腦,前後兩面牆壁
都是書櫃,陳列各種國學書籍、教科書、工具書、動植物圖鑑、兒童文學、奇幻
文學等。平常王老師的團隊就在這裡開教學會議,電腦裡則存放各種教學資料,
一些上課的錄影,以及一些學生作業的照相。

  王老師體型較胖,短髮有些花白,氣色看來還不錯,然而前幾個月她卻在病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新聞報導台中市大量小學生報考國中資優班,教改團體痛批「聯考復辟」,常態分班理念蕩然云云。然而筆者認為,大家最該問而沒有問的應是:這些資優班的教學理念、方法、內容,和普通班會有什麼不同?

  就筆者設想,如果資優班確能集合有一定天資和基礎,可以只靠自修和簡要的講解便掌握考試範圍課文的學生,而使老師多花些心思在設計補充教材、帶領課外活動、指導專題研究......上面,讓每個學生都能接觸到每門學科中真正引人入勝之處,從而發掘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且與同儕相互砥礪、激盪,培養出主動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最後找到自己的路,這樣的資優班,不論其甄選方式有何爭議,我都願意支持;即使收到的學生天資、基礎不夠,學習興趣又不大,如果資優班能堅持這樣課內點到為止、課外多方發展的教學方式,我仍願意支持。

  可是,事實是怎樣呢?筆者大姑姑是台中市某國中的資深理化老師,她就說:其實和普通班根本沒什麼兩樣。一堆老師搶著去教資優班,只是因為裡面的學生比較好帶;教到資優班的老師,也還是普通班一樣教法,一樣只是拚考試成績,實在無聊。

  如果資優班只是這樣,那也的確就是換個名目的「前段班」而已,各中學爭相設置、家長爭帶子女報考的心理也已昭然。大姑姑所言雖僅止乎其所見,然而,父母總會希望兒女能進入名校、好班,能由好老師好好教導,這是永遠改革不了的人性;就算有老師、有校長想把資優班往理想的方向經營,又有多少家長能拋棄對成績盲目的迷信與恐慌,而願意配合「資優班」的教學理念?

  或曰,如此說來,教改走了一圈不是又回到原點?卻也不盡然。至少現在換了政策、換了名目,我們就可以從此出發來「循名責實」,去看看這些資優班現在的教學情形各是怎樣,和規劃者、執行者原先聲稱的差多少,持續地揭露,讓該負責的人,不論是官員、教師、家長還是學生,持續地感到不舒服。雖然議論只能做到這樣,但我們要的也就是這「不舒服」。

  這裡便請各校資優班的同學說說,你們的生活和普通班有何異同,你們在這班上有得到什麼、又希望得到什麼?各位資優班老師,你們的教學方法、內容如何,你們有什麼困難、又有什麼期望?各位資優生的、或希望子女進入資優班的家長,你們希望老師怎麼教,希望孩子學到什麼?還有,假使真有那麼一個理想的、助學生自由發展的「資優班」,而學生有可能因其教學理念以及本身的興趣而「不務正業」、而沒有夠好的考試成績,考不上排名前面的學校──各位家長,你們敢不敢放手?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又是五月四日,這個深具歷史文化及政治意義的日子了。

  剛剛在新聞上看到「搶救國文聯盟」的余光中、張曉風等先生在開記者會,把政治人物姓名改成白話文來譏諷現行教育政策及教育部長,大失望。

這不是這樣玩的吧?當初別人譏諷胡適搞白話文運動,也是把他的姓名改成「到哪裡去」,可是這到底有什麼意思?你要守護的究竟是什麼,而你這樣搞法真能達到目的嗎?

  真是錯了,他們完全偏離了焦點,流入了最糟糕的意氣之爭,還拿把扇子搖著搖著,這是為了什麼?顯現我們傳統的優越?而他們的表現,完全破壞了溫柔敦厚的文化傳統。

  這整個白話、文言之爭是有問題的。撇開所有政治方面的好惡意圖,至今居然沒有一兩人能真正點出問題癥結以及改善之道。

  像是立委這幾天又在講小學生錯別字連篇和誤用成語,說實在話,錯別字哪朝哪代沒有,可是為什麼會寫錯別字?要怎麼樣才不會寫錯別字、不把成語用錯?這個問題大家討論了嗎?

  要不寫錯別字,兩個方法。笨方法是死記硬背,反正這字就這樣寫詞就是這樣用,記下來就是;聰明的方法,是去理解這字為什麼這樣寫,為什麼這是正確的寫法,還有諸多詞語的由來。然而,現在不管是在嚷嚷增加國文課時數的、還是在大叫恢復部編本的,竟沒有一人論及這教法的問題:就算加了、恢復了,教法不變,又能改善多少?

  就拿很多人會因不選字搞混的「在」「再」來說吧。稍微有點程度的人都知道何時用在何時用再,可是這兩個字為什麼這樣寫?其中有什麼道理?嘿嘿,中文系也不一定明白,我也要查書。請看朱邦復先生《漢字基因字典》:

@【在】 {倉}叉縱土 ㄗㄞˋ Tzayˋ
字首〔土〕:{體}土地。
字身〔才〕:{用}生機。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甲骨文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轉自朱邦復工作室留言#5983;朱老說文解字,總能予我豁然開朗之啟發。



  又:老朽偶見網上一文,作者為某教授,試觀,其人將下列各詞統而一之:
    瞭解=知曉=了解=通曉=明白=知道=理解=懂得
  一查「字典」,果不其然!是知:管它簡體繁體,文化淪落如斯,人其獸乎?古人造字,無不投入全部生命及心血!今人用字,不過雞同鴨講、相互欺騙、苟且營生!老朽語窮矣!
  以漢字基因而論:
    瞭=目睜大,
    曉=日高大,
    了=時已終,
    知=出口如箭,
    理=紋理溯源,
    懂=心如草之重重,明其根也,
    解=舉刀向牛以分之。
  如斯,所謂詞組,即文字排列組合、概念認知之果。若以「知」而解之,是知其別:
    瞭解=觀察而後解, 感知。
    知曉=原本已知日高,早知。
    了解=時終而解, 終於知。
    通曉=通透日之高, 全知。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六月十三日 丁卯 大雨

  豪雨成災,台北也下。還好不算太大。

  網上繼續討論台大新校長的事。除卻那些關於特異功能的爭議不談,對台大
未來的方向,有許多文院、社科院的同學表示希望能得到多一點的重視與經費。

  資源調配不均衡,嚴重偏向醫學院與電資、理工早已是事實。有人說,那是
因為這些科系出來的校友能賺錢、能捐錢。這樣說當然說到了事實,而我們當然
也不能說文院因此就活該窮光蛋。然則,即使不僅以「錢」來看文院,也不高估
「明明德」之類我們涵養到的「內聖」工夫,文院學生的出息確實比較少。

  就我所接觸過的課程,多只是把學問傳下來,而對於學生有沒有期許他們做
出一番大事業?縱使有,我未見到一有系統的,培育學生去幹大事的企圖。我們
自己也缺乏雄心壯志,以及實踐之所需的頭腦。我們優秀的同學不少,知識、修
養都好,但多是潛龍;長我們一輩現在輿論界發聲的,又毀譽不一,且除了現在
已經愈來愈低的筆桿的力量,很少人具有其他能夠闖天下的本事。

  學了文史,除了學術的路與平凡的路,應該還有一條文化產業的路。這一條
路咸認為比較艱辛、難賺,但真的是這樣嗎?還是我們自己沒有努力去發展?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月六日 庚寅 雨

  在中國時報上看到一篇〈搶救中文 有更根本做法〉,極好,即刻轉錄至板
上,並作一文回應。晚上再把文章修改整理一下,投書中時去也。

2005.05.06  中國時報
搶救中文 有更根本做法
鄧美玲


由藝文界發起的「搶救國文教育聯盟」,趁五四再度提出鄭重聲明,要求教育部重視
學生中文能力大幅滑落的問題。

一位在師資培育系統任教的朋友告訴我說,他的學生已經看不懂余光中的文章;張愛
玲的小說,簡直就是文言文。而他的這些學生,將來是準備當老師的。師資培育就已經出
了問題,要正本清源,恐怕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得到的,搶救中文,得要有更長遠的做法。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爺爺您回來了」現象反思

  這幾天網路上最紅的笑話,莫過於「爺爺 您回來了」。緣連戰重返他就讀
過的西安後宰門小學時,學校為歡迎而組織了一個六位小朋友的詩歌朗誦隊,端
莊、嚴整而又情感澎湃地在校長、老師以及各位貴賓面前朗誦了「爺爺您回來了
」這麼一首詩,並有中央電視台現場直播,其影音片段還可從網上下載。

  就在短短的不到三日之間,這場表演傳遍了全台、笑遍了全台。我們還可以
從錄影裡看到,台上表演到一半,鏡頭轉至連戰時,連主席好像在忍著笑,而後
面的連勝文已經忍不住大笑起來了。現在,網上更出現了許多改編版的文字、動
畫,幾乎每篇都能得到廣泛轉錄與熱烈迴響。然而,我想問的是:這場表演究竟
有什麼好笑的?我們這裡的人又是在笑什麼?大家是怎麼個取笑法,為什麼?

  「爺爺您回來了」是一首不折不扣的,肉麻、做作而空洞、拙劣的白話統戰
詩。詩文訴諸鄉情與親情,透過小學生之口來渲染對未來、對團圓的美好願景。
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來看,這是一首不入流的作品,它那似乎滿懷著無限感傷的誇
張口吻完全感動不了人,只會讓人覺得噁心甚至滑稽;而表演的形式,端莊的詩
歌朗誦隊,更把這種滑稽發揚到了極致。我們可以看到,六位演練有成的天真無
邪的小朋友,正經八百地充滿情感,配合嚴謹而誇張的肢體語言朗誦:「請聆聽
 來自童心的 問候」然後整齊地鞠躬:「爺爺 您好!」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月二十二日 丙子 陰

  今天考通鑑。考完去圖書館借書,晚飯後又逛誠品,買了楊寬《西周史》和
王夫之《讀通鑑論》《宋論》,站著看完了九把刀《獵命師傳奇》第二集。

  回來,蔡宗翰板上轉貼海洋音樂祭將擴大舉辦的新聞,一群人在感嘆它愈發
商業化,我回了幾句,後來又回了一篇長文,如下。


海洋祭擴大 將增辦影展

【聯合新聞網 記者黃俊銘/台北報導】

去年造成30萬人在福隆「搶灘」的「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今年將更熱鬧。北縣府
已決定將活動延為至少5天、預計7月20至24日舉行,並增設「海洋音樂影展」,廣徵
優秀紀錄片參賽,海洋祭將轉型為以音樂為主的全方位藝術節。

去年海洋祭盛況,讓贊助的7-ELEVEN笑得合不攏嘴。據了解今年7-ELEVEN投資金額高
達5千萬元,可想見海洋祭所放送的音樂雖不「主流」,但背後所撐起的青年文化旗幟
,加上如今擴充為含影像、人文藝術等,市場潛力強大。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月十日下午,家中電話鈴響。我接起來:「喂?」

  對方是一個有點低沉、沙啞男聲,他操著哭調說:「喂!我XX啦……」

  我沒聽清楚:「誰?」

  「我XX啦……我出事啦……」他報的是我的名字。

  敢情這便是名聞遐邇的詐騙集團了。不過實在不巧,這一次他冒充的正好是
接電話的本人。我還想聽聽他會說什麼,於是再應一聲:「啊?」

  「我XX啦……我出事啦……你快來救我啦……啊……」

  我百感交集。這真是荒謬,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謬。一時間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也不想再多耗,便冷冷地回了一句:「喔,我出事啦。」

  對方很聽得懂,立刻收起哭腔:「對啦,你出事了,你明天就會死了。」隨
即掛了電話。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天前來台中,預計後天回去。帶了本詩選,這幾天背完了杜甫的〈秋興〉
八首,幾首著名的七律,並複習了〈琵琶行〉,現在可以背整首了。

  前天和昨天下午到老虎城去看棒球的戶外轉播,聚集了一千多人,現場加油
棒、汽笛、大鼓與主持人聲不絕於耳,這次算體驗到台灣對棒球的情感了。

  想到前陣子在書店裡看到的一本講台灣棒球百年的書:《國家的靈魂:中華
隊的33場關鍵球賽》(1972-2003),翻過一頁頁的悲喜、血淚、辛酸
,從我出生以前,到我耳聞目睹過的近年,到現在,翻書的同時,我不由自主地
起了一陣陣的雞皮疙瘩,那是歲月的洪流在沖激我。這麼多年的歷史,這麼多人
的寄寓,濃縮在幾頁圖文之中,與你的經歷、情感共鳴,這樣的浩瀚,是能讓人
流淚的。

  又想到前陣子新聞局拍的一支國歌MV,沒有歌詞,只有樂曲與台灣從農業
社會到工業社會,從農村、加工出口區到現代都市的轉變,而終於張泰山在世界
盃揮出的一支全壘打的那支。我看到工廠的畫面時,也起了同樣的雞皮疙瘩。所
謂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實非空話;懷古思今,雖感慨各異,但那歲月的重量,
畢竟是不容置疑的。同樣的感動,在五月底羅大佑演唱會中的〈鹿港小鎮〉〈東
方之珠〉影片中也有:〈鹿港小鎮〉放的是懷舊照片,〈東方之珠〉則是香港的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地吐痰是中國人的惡習。中共建政以後,一度推行衛生運動,禁止隨地吐
痰,但成效不彰,還有人振振有辭地說,吐痰是「勞動人民本色」。直到今天,
中國人還是在隨地吐痰,只去年非典流行時,在生命威脅下有收斂一些而已。

  近日台灣名嘴汪笨湖不斷批鬥沈富雄,並自稱「草地囝仔」,不斷訴諸自己
出身基層與百姓搏感情的立身基礎,而說不會怕沈富雄那種唸醫學院的「高水準
」人士;去年立法委員林重謨出言侮辱陳文茜,遭受批評後亦只辯稱自己是「土
直」的人來自解。各位不妨一思,這種吐痰有理的草根正義,與中共早期至文革
時工農至上、無產者無懼的無賴心態有多少差別。

  一個人的出身、成就如何,不保證其言論的對錯或適宜與否。稱人高水準而
蔑之,則是否定他人而抬舉自己群體的正當性,幾近階級鬥爭了。請問:如果給
你機會去當高水準的人,去學習高級的知識與道德,去發財致富,你要不要呢?
誠然,一個有了智慧、知識或財產的人,理應回向世間,甚至「向貧下中農再學
習」,然而一個根正苗綠,號稱從基層裡出來的人,明明可以,卻不願向上去做
一個「高水準」的人,吾不知其是也。

  或曰:汪笨湖所謂「高水準」是在罵一種知識階級崖岸自高的虛偽,若然,
則他說的「高」就不是真的「高」。則他為何不定義他心目中真正的「高」是什
麼樣子,而不只是如此淆亂語義,嘲諷、踐踏「高」這個字來黨同伐異。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打倒無理責罵 之七

    從「窄化字詞」「壟斷法門」談「老大心態」

  網友UnderHill來信提供一句中學時聽到老師講的:「你要用功唸書考試成
績才會好,考試成績不好就表示你沒有唸書。」

  他寫道:「個人覺得,像這種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缺乏邏輯的話,是最危
險的。」

  何以見得,他沒有說,但我倒可以說說這種話危險在哪邊。這種話亂牽因果
,不管其他影響讀書效率和考試成績的變數,也不管還有用功卻還是考不好、或
不用功也能考好的可能,從而雙雙窄化了「讀書」和「考試」的性質與意義。

  怎麼說?我們可以從「換句話說」開始:「你要吃飯才不會餓死,會餓死就
表示你沒有吃飯。」這裡的語病是:一定要吃飯嗎?吃麵不行嗎?如果有肉靡吃
,那不吃飯當然也不會餓死。會餓死表示你沒吃東西,而「飯」只是食物的一種
或十幾種,會餓死可不只表示你沒吃飯。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莫忘初衷

  我們責備別人時,常常忽略了自己是否也須改進,尤其當我們是弱勢者的時
候。

  我觀察到,弱勢者通常會把其委屈拿來做成悲情的光環,然後抗爭起來彷彿
就有了正義,卻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配得起所爭的「公道」。惡劣一點的,更只
趁機理直氣壯地撒潑耍賴、為所欲為。政治、工運、教改,都是這樣。

  當前教改改得怨聲載道,各界炮口紛紛指向當權的專家、學者、官員乃至書
商、民代,但責備基層教師與家長、學生的聲音,卻是相對地少。

  現任教師還有多少僵化保守、尸位素餐的?家長有多少揠苗助長、虛榮是尚
的?學生有多少自己不長進,只跟著大家抱怨的?我敢說:都很多。

  老師、家長、學生,也各有各的團體,各有各的訴求,各有其或高或低的代
表性,也各有其缺陷、盲點。上面的專家學者,早就提出基層觀念應當怎樣怎樣
改,而大家認為他們是高談闊論、站著說話不腰疼。沒錯,教改高層確有許多空
疏之處,基層的反彈是合理的,但是反駁了錯誤的責備,並不表示自己的缺點就
不存在或不用改了。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