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或私立,為己與為人 ──答國三生

  十月二十四日,有一個國中三年級學生在PTT教育板(Education)發了這篇題為「明星高中 vs. 私立菁英班」的問題文,我一時興起,便答了一篇,也順道闡發了一下我近來對「為己」與「為人」之學的心得。

  孔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過去我們讀這一段,都認為孔子是厚古薄今地說,古代的學者都是為真正的自我實現、自我完成而學;當代的學者,只是為他人的認可、職業上的要求、社會上的地位而學。最近我卻認為,這一段的解釋可以不只那麼簡單。

  「為人」有什麼不好?我記得的孔子並沒有否定「為人」。上古時代社會簡單,學問藝術剛剛萌芽時,也必然是比較純粹也容易忠於自我、保持純粹的。但是社會要發展,人與人要互動,學者的「己」裡面也必不至沒有他人、必不至永遠排斥群體與應用;另一方面,「人」的價值標準中,也會至少一部份地確認說,「為己」是值得尊敬的,對群體的發展也好的。所以畢達哥拉斯雖輕蔑地說「這人想用數學賺錢?叫人給他一塊錢吧!」人類社會至今受他的惠;自由主義者也說,群體的自由發展,建立在每一個人的自由發展的基礎上。

  所以「為己」與「為人」不是對立的,它們有相通的地方。應該貶抑的不是「為人」,而是「捨己徇人」,強己媚俗、曲學阿世之類。長久以來,大儒的解釋似乎都偏向這個意義,如孟子《告子》篇:「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荀子在《勸學》則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大學》也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我們再看孟子的話,能看到他主張的是「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針對並且反對「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的風氣與現象。爵,酒樽也,象徵一席之地位。然則,孟子並未否定「人爵」;荀子雖說「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但家禽家畜也都是有用的東西,不能沒有。一個基層公務員或員工,他就是大機器中的小螺絲,但他也有自己獨立而高尚的人格操守與思想,不被體制或潮流完全操控、綁架、異化,這種人也不少,而且一直就是古人所追求的。

  這樣,我們再來看現代教育,就可以得出一個比較清楚而且實際的結論了:我們是不該盲目追求文評、績效與種種認證,我們是該反對把人單一地工具化的模範思想,但我們也不應走到另一個極端去,一味地辟世或崖岸自高而絕對地主張自我、個人。因為,那樣你就放棄了你介入、影響當代主流的可能,實踐過程中你也多半不會幸福。再者,那樣的心理與姿態,也可能不過是鄙夷這一套人爵、而追求著另外一套人爵,如魏晉清談與六十年代嬉皮文化,最後都難免走向空疏與失落,因為根本的立意就不完全、不穩健、不中庸了。

  所以我的主張就是,「為己」要堅持,「為人」也要應付得過去,但不必盲目地迎合或偏激地拒斥所謂的主流或世俗。我現在有附中、台大和北大的光環,我就接受,但不拿去招搖,也不假意說「這也不算什麼」;而如果有人要檢驗我的文憑,那我的文憑不是這幾所學校的畢業證書,而是具體的可以拿出來的幾百頁的作品,是確實有人表示過喜歡和欣賞的文章和漫畫。這也就是「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當然,雖知「人爵」為末,我情感上還是很喜歡有人肯定自己的,我寫作時也一直都有著意於此,這用不著掩飾,只要保持對其間分際的原則與警惕就是了。那原則是什麼?誠意、正心,「無妄」。

  這其實不太容易,尤其在確定何為本、何為末的情況下,你要坦白並且確認你對「末端」的欲望,給它劃出一個合理範圍,在此範圍內,你確認這些欲望為正當,而且在實踐時不假惺惺地去掩飾它。好比說,驕傲是不好的,是我想避免的,但如果我因為怕別人覺得我驕傲,怕觸犯某些鄙視或嫉妒的心理,而故意去把自己說低,那也就不是忠誠的謙虛,而是虛偽了。

  當然,越有學問的人越謙虛,這還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見多識廣,游得深遠,而更能感覺到學海無涯。所以我們這種還在岸邊或剛剛下水的人,聽到那些高山一樣的前輩學者在我們面前說「我的認識也還很粗淺......」時,我們也只能笑笑,明白這是實話,標準不同而已;而如果老師說「我對這方面還是比較熟悉的」,我們就會專注起來,知道這必有可觀了。

  這也就是我想如此重新闡釋「為己」與「為人」的原因。

  兩篇文章如下。

作者 claire820928 (冰小可) 看板 Education
標題 [高中]明星高中vs私立菁英班
時間 Wed Oct 24 22:41:08 2007
───────────────────────────────────────

我目前國三,有些關於升學的想法與爸媽以及他們所謂的「潮流」不太符合,想請問一下版友。

報紙上常看到有有關私立高中「菁英班」的廣告,畢業學生現身說法他們放棄明星高中,選擇私立高中的種種理由,以及高中畢業後所考上的大學。學校老師說公立高中有許多「亡牌」教師,只得靠補習來救。

所以我認為,若我就讀私立高中,那我可以享用到更好的資源,因為學校會把心力都投注在菁英班上,而雖然讀的是私立高中,但也有非常大的可能考上好的大學。

而我爸媽認為,讀書是一種氣氛,明星高中素質好,大家會一起讀書,會互相比較向上,但我覺得,私立的菁英班招收也有一定的標準,素質應該也不差吧?且我爸媽說,大家都搶著要讀明星高中必有它的原因,不是我隨便就能否認的。

想請問,私立菁英班與明星高中各自的利弊在哪,還有廣告上的都是事實嗎?是否有我未看到的一面。

--

作者 youtien (胡逆天) 看板 Education
標題 Re: [高中]明星高中vs私立菁英班
時間 Thu Oct 25 00:50:27 2007
───────────────────────────────────────


  你的問題非常好,也非常不容易回答。

  我且試著從一些比較根本的問題來分析,你看了以後,自己再多考慮一下。

  首先,第一問:讀書是為了自己的學問、技能,還是為他人的評價與認可?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每個人都知道真正的教育與自我教育是「為己」之學,能讓你發展自己,完成自己,這才是對的。但我們大家都知道,每所學校和每個家長、老闆搞的還是「為人」那一套:你讀建中附中北一?喔喔喔高材生、優秀、有思想;你讀延平?喔喔很用功有前途,加油加油。

  「為人」者,看的不是本質而是成績、學歷、獎項等種種容易看見的指標。幾十年來,升學主義被不斷批評,於是,學校也開始宣傳社團活動,從科展、奧林匹亞到畢業舞會、創意畢典,但這也只是從對成績的崇尚,轉到對另一種成績的崇尚。再者,你很難期望學校會真心努力推動什麼,學校老師主任的態度多半是坐享其成而已,不找麻煩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

  為什麼大家對公立明星高中印象、評價都較高?

  因為它們已經是明星了,第一、第二的位置已經穩佔,前段學校的校長、老師不必再汲汲追求成績、升學率,不必再多追求社會認可,所以他們可以懶散下來,不那麼變態地加課、考試、緊迫盯人。

  於是,這些學校的學生,就比別人多了許多自由、自信與餘裕,再加上他們本來素質也較好,口碑和校風和傳統就這樣建立起來了,畢業後,校友網絡也大,各行各業各年齡層都不乏可以相助的學長姊。這不論在「為己」與「為人」上,都是公立明星高中怎麼亂搞都不會搞掉的優勢。這也就是招牌的力量。

  私立高中,就算再怎麼用心,如果他們只是追升學率,那永遠也比不上公立明星高中。私立可以花錢買到最好的老師、設備,但是學生的「心」,學生的自我發展、「為己」之學,他們辦不到,因為先天思維所限。如建中附中那樣的校風,是需要許多道家的「無為」才能讓學生自己養成。

  有多少私立高中能看破這一點、超越升學率?我聽說麗山高中不錯,他們不在考試範圍的框框裡打轉,而是注重實驗,培養學生實際的研究、合作能力。換句話說,他們開闢了「藍海」。如果他們方向和方法抓得的確這麼準,那也可以發展成將來的名校,校友也可以匯聚出網絡。

  所以,第二問:你想在學校裡得到什麼?你想要怎樣的生活?你需要怎樣的內在本事與外在評價?

  你喜歡讀書嗎?你喜歡什麼科目?以後想讀什麼?

  還是你不喜歡,只是想過得容易一點,以後考個好點的大學謀個好點的出路與認可?

  不論你答案如何,我還是會勸你選公立的。因為──書可以自己讀,老師可以自己找,公立學校老師爛也無妨,錢拿去補習班或許還比上私立便宜些。而且,你比較有選擇的自由,不是別人幫你選好。

  除非,有那樣一所私立學校,有完善的人文教育、科學教育,不拘束於升學主義的框框。然而,有多少家長、教師有這樣的遠見?就算有,也一定是社經條件較好的才能來讀;接觸不到比較基層、弱勢的同學,對你的成長不太好。

  想過以後,你可能會發現,你真正想要、需要的東西,公立私立學校都給不了你。那怎麼辦?自己來。如何自己來?首先要有時間,你就選比較自由的,可以混、但不至太混,不至於同學整天都在翹課打電動甚至混幫派的。

  如果你考試的本事不足以讓你上前三志願,而你和你家人對你都還有期望,你現在就開始設計自己,走藍海策略吧。

  如何是設計自己,走藍海策略?──把「為己」之學發展到人家不能不認可。

  你喜歡國文、歷史的話,很好,儒、道、佛家經典,古文、詩詞,二十四史以及近現代相關研究、著作,循著興趣或指引去讀,或者你就專門先讀一本,例如《論語》或《莊子》、《史記》,去讀,去背,各家注釋和研究也看,每天看一點,最慢一兩年也通了。這樣,你在一本書上有比中文系、歷史系畢業生還厚的基礎,平常講話也有東西可以搬出來,夠嚇人吧?上面三本還太普通,我們挑一本又有名、又難、又不是不可能在十八歲就熟讀的:《左傳》。

  你花個三年,絕對可以在十八歲前把《左傳》搞懂,也別說精通,嚇人絕對夠了,而這有什麼用?太有用了,作文(那樣的古文你都熟,什麼都難不倒你了)、處事(幾百年一堆人搞來搞去的歷史,現在的政治算什麼)、做別的學問。吃飯問題?以後你「十八歲通《左傳》」資歷一開,國文補教業形勢大好。如果真的讀出興趣了,學術界天空非常廣闊。如果你想走法商,我也會建議先讀經史;你讀過經史再去從事法商,會比別人多出一個哲學的高度。

  你的興趣在數理化的話,先多看科普書籍,多看一些有意思的大師故事,看他們怎麼學,怎麼想;視野開闊了,然後去學。如果你的資質不如那些數理班的怪物,你也不要太與他們爭範圍內的東西,這裡贏不了,你就多學一門別的。怎麼說?未來世界需要通才,你如果當不了專才,你可以把自己設計成溝通兩三個領域的橋樑。生物科技也是一樣。

  如果你現在沒有特別的興趣,那就學語文吧。英文,喜歡嗎?學得來嗎?想學好嗎?不要追那些大學考試托福GRE什麼的,請老師推薦幾本經典,你就去背,死背。全部背下來,乃至背出興趣、背出能力、背出對他們文化語法的瞭解,你就比你同學強一百倍。英文太多人讀嗎?那你學日文。也太多人?德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藏文。學好一門外文也學好中文,你就可以很厲害。這就像鍛練體能,就算資質不高,你肯努力,也用功得法,就一定能行的。

  這些都不喜歡?不喜歡讀書?那你去學書法、繪畫、音樂。也不想?你去學一門工藝,或者你就去學做菜。但不要只學它本身,你也多接觸些相關的學問,或是學管理行銷什麼的,這樣你就比只會做菜或怎樣的人多一些視野和選擇。

  說白了,「為己」你要顧到,然後「為人」的方面,你還年輕,還可以給自計設計各種招牌和資歷,例如,通讀《左傳》的小吃店老闆;會德文法文的農夫;登過玉山、跑過馬拉松的業務員;中國美術史和西洋美術史都懂的服裝業者,之類。或者,你可以習武。身體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沒有人會說學武沒用。而且練得了武術,代表你能吃苦,將來工作面試,你打一趟拳,老闆搞不好就吃這一套(至少他會認為你耐操)。

  什麼樣的招牌能讓人覺得你很厲害?會人所不會、能人所不能,還有思想層次境界比人高,或者人脈廣、路路通,或者至少你很努力且有自己的想法。《商業週刊》之類每報導成功人士都會提一提他們的嗜好像對古典樂唱片如數家珍、世界百岳都爬過之類,有唬人的也有真東西;你如果細細一想,可以發現:這些事情,不管是真搞還是假搞,搞一樣出來也不是不可能。

  現在教育體制下,學校裡,人文的東西通常是學不到什麼的,大學生也滿街跑,那麼,你就發展一樣特長,讓它成為你的文憑吧。怕人家不認嗎?你離當完兵出社會還有八九年,你完全可以先自己搞出各種各樣不花太多錢的東西,如,你可以去成立或參加什麼社團、基金會,自己觀察親戚朋友裡面有哪些人值得你學習或親近、哪些人認識可以幫助你的長輩,周圍找不到你就上網。現在這個社會,要出名很容易啦,只要你有些本事也的確做了些實事,要上報很簡單的,重要的是上報以後讓人家認為你確實是個人物而不只是想紅。

  上面是講「為人」。「為己」方面,我的建議就是多打語文基礎、哲學基礎吧。然後,你認為什麼樣的學校,能比較包容、理解並且讓你這樣發展自己?哪個地方,同學間的氣氛會比較活潑,不視「有追求」的人為怪胎?哪個地方比較可能潛藏著能夠理解和幫助你的老師?

  這世界上的選項,常常不會有能讓你滿意的。我們吵體制、吵這事情應該怎樣,永遠吵不完。但是作為個人,你還有在既有選項之外發展自己的可能。如何能最好地「為己」,而在「為人」方面應付得過去,不讓「人」的部份限制到你自己?你有十年的時間慢慢想、慢慢做。總之,學會不受限於既有選項,你就有前途。再者,全球暖化,人類社會也快要崩潰了,我們這一代多半逃不過,你也不妨想想,如果全球大海嘯,人類大浩劫過後,什麼樣的人會比較容易生存下去,你可以往那個方向發展;等你學成以後,如果浩劫還沒來,你可以開班授課,「末日生存班」,專收億萬富翁子弟,這樣不管世界毀不毀滅你都可以過得不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