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的性別人稱問題

胡又天*



本文討論中文溝通碰到性別人稱時,經常出現的選字問題,大眾看待它的觀念,以及其背後的文化傳統,並提出作者對這些問題的觀點與處理方法,以供大眾參考。

關鍵詞:中文 漢語 性別 人稱 你 妳 祢 它 他 她 牠 祂


一 研究動機

近年網路興盛,吾人在網上以文字溝通成了常事,這之中,我們使用「你我他[1]」的頻率不亞於日常會話,然而,現代漢語(此處僅討論國語、普通話)的「你」「他」只有一個音,字形卻有分「你」「妳」「祢」「它」「他」「她」「牠」「祂」,對於性別人稱的選用,乃成了人人都會碰到的一個問題

三、四年來,我總煩惱著,與女生對談時,我到底要用「你」還是「妳」;有時候我認為該隨俗用「妳」,以示區分,但如果我不想區分呢?如果我原本不帶性別意識,只把對方看成一個人,那為什麼我的文字要分得比我原本的思想細?如是者,我時而「妳」,時而「你」,總沒有一個定見,很是痛苦,故想好好地來考究一下這個問題,擬出一個一定的人稱用法。

同時,這幾年來,網上人們對性別人稱的使用頗見歧異,有一概用「你」者,有視性別而「你」或「妳」者,還有一些大概是微軟新注音輸入法的使用者,懶於選字,打出來的竟全是「妳」和「她」,也不在意者。[2]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批酷兒(queer)[3]領域的小眾,不滿意漢字裡既有的性別稱謂及主流社會的習慣,而自造了一批新詞如「生理男」「生理女」,以取代一般語言裡不分生理、心理性別的「男人」「女人」。這一小眾之中,有一生理性別為女的作家洪凌,在200210月出版了譯著《找不到出口的靈魂──吳爾芙的美麗與哀愁》[4],在這本書裡,洪凌將英文原本單純的manwoman的指涉,都譯成「生理男」、「生理女」;將無性別暗示的they都譯成「她們」,評者認為「似乎過度凸顯原本書中並未刻意凸顯的女同志意識」[5],未幾,這方面的性別稱謂問題,遂與書中其他翻譯問題一同在「遠流博識網」的「綠蠹魚森林-聊齋」[6]網站上吵了開來。除不負責任的嘲罵之外,有人對洪凌這番改革持保留態度,也有一位「生理不男不女」提出了以下的看來像取笑,其實相當不錯的反詰:「其實除了生理男、生理女之外,也該有:心理男、心理女、社會男、社會女、政治男、政治女,也可以有生理不男不女、心理又女又男……為什麼這些不一起革命呢?」[7]

對種種反應,洪凌本人在8日作出了以下回覆:



……說到性別人稱部份,要說把有生理女男的「they」譯成「她們」,就是扭曲,那就不知道,一直以來將有女有男的一群人都無差別地譯成(都是男性的)「他們」,這樣又是作何詮釋???



英文中的第三人稱集體代名詞they,的確是無生理性別指涉的集合代名詞;可中文的這幾個版本,卻絕非是「無(生理)性別暗示」的展演。中文的生理男性第三人稱是他,生理女性第三人稱「她」,集合名詞的第三人稱是「他們」——如此這般,很難說毫無性別暗示。



標示為生理女性∕男性的部份,是由於譯者認為有必要講清楚,有別於性∕別(gender)上的陰陽、女性化男性化的脈絡。這並非所謂的故意或搞怪,是否該如此翻譯當然是各人看法,然而,生理上的性別,從未是所謂的「單純」之事。……在全書當中,只要是清楚標示為「生理女性∕男性」的部份,乃是身為譯者的我認為有必要這麼翻。要在這個層次上粗暴地論斷對錯,自然也可以對陽剛的生理女性、陰柔的生理男性粗暴攻擊,稱之為「大錯特錯」?[8]







  對「生理不男不女」的發言,洪凌並無反應。且不論這層與理念有關的部份,單就漢字的性別人稱來看,「他」真的只是男性第三人稱代詞,而不能也具有概括性嗎?這種對語文認知的歧異,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要搞清楚它,我們得先搞清楚這些字的本義與由來。



二 「妳」「她」考





  古代漢語的「你」和「他」是不分性別的,開始分性別是五四以後的事。首先是劉半農在民國九年左右造了「她」字:





……中國文字中,要不要有一個第三位陰性代詞?……在已往的中國文字中,我可以說:這「她」字無存在之必要;因為前人做文章,因為沒有這個字,都在前後文用關照的功夫,使這一個字的意義不至於誤會……在今後的文字中,我就不敢說這「她」字絕對無用,至少至少,總能在翻譯的文字中佔到一個地位。……[9]



  當時的作家,有贊同而採用了「她」字的,如徐志摩;有仍然不分性別地用「他」的,如胡適;也有對女性不用「她」而用「伊」[10]的,如魯迅、周作人。然而,「她」字畢竟漸漸地流行了,後來也有了無性的「它」、指禽獸的「牠」和神性的「祂」,

「妳」字大概也就是這時如法炮製而成的。

  「妳」字古已有之,是「嬭」字的俗寫,音乃,是對母輩中年長者的尊稱,也作「奶」解。字典中「妳」字出現「女性第二人稱」這一重意義,大約是近三、四十年的事[11],實際的發明、使用應還在之前。我沒能考出「妳」字的發明者與興起時地,但我推測此字是有人學「她」字的榜樣,覺得第二人稱也該來分個陰陽而起來的,與今已廢棄的「嬭」字無關,這從如今的讀音就可以看出。此外,我小時候還讀過一則故事:一中學生作文,文章的主人公與狗對話,用了一個「 」字,老師否之,生辯:「有『牠』字,為什麼不能有『 』?」

  在網上我還看過一個人自稱「娥」,以別於「我」,這想來當是她覺得需要而作的。

  於是我們看到一種把人稱細分性別的風氣,但是我們要問:這背後是真有明確的性別意識,使人一定要以區分來表達之,還是只是一種盲從?我們往後又應該以什麼標準,來決定個人的用字習慣?



三 我的看法



  漢字的人稱出現了性別意識[12],「你」「他」分化成男性的專門指涉,但是原有的概括性也未完全喪失,還保留在許多字詞與詩歌裡,所以若說「他們」是獨尊男性、是粗暴,我認為是不適合的。

  就我對中文、國語的認知與使用習慣,我說「你」「我」時腦中並不帶性別意識,如果說我在講話時,腦海會同時浮現講出的那些字的話,那我與女性對談時,並不會出現「妳」這個字。因此,我決定往後在一般溝通時,一概用概括性的「你」,尊敬時用「您」,但是寫詩歌作陰性訴求時,仍會用「妳」。而當我指到第三者時,我腦中確會浮現「他」或「她」,亦即我帶著性別意識,所以我會對女性用「她」;對無生物或事體,我慣用「它」,三年來我還不用「其他」而用「其它」,及至展開本文的研究後,我重新定義「他」為同時具有中性、男性與概括性,才改回來;「他們」的「他」對我來說也是中性、概括性的,唯有指一群全是女性,或以女性為主體的,才用「她們」。我不怎麼想分別禽獸與人,所以我不用「 」「牠」或「牠們」而用「你」「他」「他們」,概括性的;我不信教,所以不用「祢」,但我是尊重一神信仰的,所以我稱耶和華或阿拉時會用「祂」,對佛祖、玉帝、民間鬼神或各種神話中具人格的諸神則中性或男女。這些都與我說話時腦海裡浮現的字相符,我認為這可以作為各人決定自己用字習慣的參考,亦即:根據自己的性別觀念來選字,但前提是對這些字的本義須有了解,以及不應超過自己原本的意思,亦不應不及。

  酷兒族欲另行建構足以表達他們觀念的詞彙,強調他們對現狀的反動及有別於人,是自然之事,唯其用語仍須經淘汰,方能證明他們在語言上區分生理、心理性別的意圖能否成功。此外,我們也不應低估「模糊」與概括的價值,一個生理為男、心理為女的人,一定會以別人稱他為「他」「男人」為苦嗎?他願意讓人在一兩個字之內就把自己歸類嗎?英文作家頗有以缺乏單數中性第三人稱代詞為苦者,他們只能用he or shehis/her這種寫法求免於性別歧視之譏。

  與其另造「生理男/女」等彆扭新詞,不如就原有的字義加以補強,例如我們可以稱生理性別為男的人叫「男的」,生理、心理俱男的叫「男子」,前者不表述心理性別……這只是我隨便想出來的,倘若社會真有對這方面的需求,不久自會發展出一套詞語,經時代淘汰而逐漸完善;然而,從洪凌以及那個「娥」的例子上,我略有感受到一種上升到了理念層次的,情緒性的反動,一種「反面制約」[13],這使得人的思想、言行可能流於矯枉過正,這在頗多領域都是存在的現象,我會繼續觀察它的動向,以及我們語文的發展。



作者介紹:胡又天,台大歷史系90級生,學號B90103016

作者電郵:b90103016@ms90.ntu.edu.tw

作者個人網頁:http://homepage.ntu.edu.tw/~b90103016/







[1] 為行文方便,並根據作者本人的理念,除特殊情況外,本文的人稱一概不分性別,採用「我」「你」「他」三字。

[2] 微軟新注音輸入法會根據使用者的習慣調整字的輸出,這種人以常在聊天室、BBS一類地方與女性聊天的男性居多。

[3] 《酷兒理論與政治-性/別研究第三、四期合刊》:「酷兒」(Queer)是不符合主流性規範、抗拒主流性道德、跨越性別的怪胎。 「酷兒」泛指同性戀、雙性戀、變性反串、踰越的異性戀。以上解釋摘自http://sex.ncu.edu.tw/wkpaper/nos34.htm



[4] 原著奈格爾.尼可森(Nigel Nicolson),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英國著名女作家,其富含女性意識的言行著作對女性主義產生了不小影響。

[5] 林秀玲〈捕捉吳爾芙的身影〉,《聯合報》2002/12/02

[6] 這是一個討論書的網站。網址:http://www.ylib.com/class/topic/default.asp?object=gossip,相關討論串的時間約在2002122日至10日。

[7]發言人署名「生理不男不女」,日期2002127日。原文無標點並有分行,此處權且改之 。原文網址:http://www.ylib.com/class/topic/show2.asp?Object=gossip&No=17318&TopNo=3069

[9]劉復,〈她字問題〉,《半農雜文》第一冊(1934,北平星雲堂),頁130

[10] 如《阿Q正傳》:「但對面走來了靜修庵裡的小尼姑。阿Q便在平時,看見伊也一定要唾罵……」

[11] 我參考了台大圖書館藏《中文辭源》《中華大字典》《辭海》《辭源》《漢語大詞典》等多本字典,1960年以前的或不收妳字,或未錄今義,然而這方面的資料我參考得並不完全,也不足為證。

[12] 此處「性別」為「性質之別」,不但是男女的性別,也有尊卑的性別、生物、非生物的性別、神與人的性別。

[13] 這是我造的詞,意思簡言之是「叫你東,你偏往西」,一種意氣的對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