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二月四日寫的,回應News 98張大春論壇上來因覺先生所帶起的「翻案」討論串。網址:http://www.news98.com.tw/dispbbs.asp?boardID=8&RootID=1110932&ID=1110932

論及史德、主觀與客觀,我總要想起張元老師在我們通鑑課上說的一句話--

「歷史就是要主觀!」

何以見得?因為主觀才有趣?不只,這話不簡單。以我的體會,它遠打十九世紀科學主義西風東漸以來的史料學派等等,近抗後現代主義解構一切、去中心化的偏空,重新肯定傳統史學褒貶善惡的意義與價值。而就我們讀者或學生來說,閱讀不避主觀的歷史著作,也就能閱讀史家,然後在比較、對讀不同資料與論述之中,接觸到不同的智慧,而比「事實」更接近「真實」--這真實,可以超越時空,對當下及以後的我們起到啟發及指引的作用。

又,「德」者,應可解作直心、直行;「史」字之釋,眾說紛紜(可參考王國維〈釋史〉),但以「執中」解之大概是不錯的。孔子作春秋,褒貶、曲筆正是他的史德,那從來不是事實至上的,它的價值在它能夠發揮的影響--亂臣賊子懼。至於事實如何,本有史官負責,而且《左傳》之後也出來補充了。

克羅齊那句名言,我譯作「凡史皆當代」,一部、或者只是一篇、一段有足夠野心的歷史著作,總會針對當下的問題,或隱或顯地發言。此所以近年《潛規則》《血酬定律》大流行;大家看大陸歷史劇,也總會、總能、總要從中看出他們政治、社會的風向。

這正是我覺得歷史最有趣的地方!

而我們重視事實,是因為事實是達到「真」的基礎,達不到真,也就達不到至善,因此反悖事實的不會被認為合於「德」吧。

說現在是一個撥開雲霧,群起求真的偉大時代,同意,而且這個時代剛剛開始--還有那麼多的事實尚待釐清,而這百年間無數真偽錯綜的資料與論述,又何嘗不隱藏著比他們表面之真偽更深隧的真實。我想,擱下細節不談,我們只要把握一個原則--我們(或者他們)搞這些、這麼搞,是為了什麼?

確定了以後,可以再問:為了這個,要搞哪些、怎麼搞?

抓著這一條來主觀地讀史習文,至今也只是偶爾能略窺堂奧,但我覺得這便是歷史最迷人的地方,也是歷史之於現實的最大意義、價值所在了。--張元老師那句「歷史就是要主觀」,我想也該是這個意思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