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哥登在這期《亞洲週刊》的影評,以下貼出的是原稿。老爸叫我說:這是我正在沾滿銅臭的老哥寫的。

    美日戰爭的兩個心靈戰場 .胡一天

  克林依斯威特於二零零六年拍了兩部電影。兩部都是關於二戰史上最慘烈的兩棲登陸作戰--硫磺島戰役。第一部片叫 ,從美軍的角度講硫磺島;第二部就是 ,從日本的角度講硫磺島。一部全英語,一部全日語。上映至今,Letters所獲的好評遠遠超過Flags。 撇開抗日戰爭遺留的民族情緒以及此片在日本可能招回的軍國主義幽靈不論,Letters確實是我所看過的反戰戰爭電影中,最低調,深刻,誠實,感人的作品。

  硫磺島,是大日本帝國「絕對國防圈」的前沿。太平洋戰爭在打完馬里亞那海戰之後,日本聯合艦隊已基本上全殲,制空權與制海權已完全握在美軍手裡。日軍的全面崩潰,指日可待。全面進攻日本本土的作戰計畫,業早已準備在案。陸軍系統的麥克阿瑟將軍,主張應該取道台灣;海軍系統的尼米茲將軍,主張應該取道琉球。兩派關於總攻擊指揮權誰屬的問題相持不下,甚至連遠在華府的參謀長聯席會議都吵成一片。

  尼米茲為了打破僵局,在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九日建議金恩將軍可以先考慮把硫磺島當成奪取琉球的跳板,以為當前海陸相爭的局面作一妥協。雖然攻下小笠原群島對進攻日本本島有戰略上的重大意義,但硫磺島因為缺乏港口設施,而使得海軍對其興趣缺缺。然而空軍的阿諾德將軍卻認為,由於硫磺島位居塞班島與東京的中點上,島上的千鳥機場可以提供B-29長程轟炸機的掩護戰機起落的中繼站。聯參最後採納了阿諾德的建議,硫磺島戰役的序幕就此展開。

  奉日軍大本營令接下硫磺島守備任務,曾在御前晉見裕仁天皇的栗林忠道中將非常清楚,這一戰是有去無回,日軍必敗,美軍必勝。知其不可為卻又不可不為,栗林的任務必須是,也只能是,讓美軍在硫磺島遭受最沈重的打擊,以換取日本本土防禦完備的時間。當他抵達硫磺島後,基於他在歐美受教育的經驗,推翻日本陸軍教範中關於堅守灘頭的準則,決定在硫磺島構築可承受美軍炮擊與轟炸的地下碉堡及坑道,佈置隱密的機槍陣地,俟誘敵深入後,予以飽和痛擊,每一名日軍士兵,必須要有擊斃十名美軍後方可陣亡的心理準備。

  此一大膽戰略,讓面對美國十萬登陸大軍的劣勢日本守軍,成功地在四十天的血戰中全殲二萬六千名美軍,其中約七千名戰死。死守硫磺島的二萬二千名日軍中,只有約二百名存活。這是二戰史上唯一一次美軍傷亡數超過日軍的戰役。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二戰中所獲頒的榮譽勳章總數中,硫磺島一役佔超過四分之一。尼米茲上將對該役的評價是:

  “Among the men who fought on Iwo Jima, the uncommon valor was a common virtue.”

  儘管硫磺島承載如此沈重的記憶,克導卻從十分超然冷靜的角度來拍攝這部電影。以栗林中將在戰時寫給他兒女的家書為經,日軍在為玉碎而備戰的複雜情緒為緯,克導從軍人的角度,寫實地刻劃了一段動人的故事,一段關於非人戰爭中人性在極端處境上激盪的史詩,一齣高貴的悲劇。

  戰爭是無意義的,在歷史洪流中身不由己的個人,只能努力地為己身後代的生存創造意義。混雜了骨灰,炮灰,與火山灰的硫磺島,也許不會是人類相互殺伐的墓碑,但當克導透過生還者的眼中看見東升的旭日時,我相信他看見的不是勝利的光榮,而是回家的喜悅。這份對人性的希望,讓克林伊斯威特毫無疑義地成為繼約翰福特與黑澤明後,最具人道關懷,也最低調的電影大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