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sssh307回應我舊作〈《英雄》:完全失敗的電影〉,有一段說:「我並不認同秦的立國精神(嚴格說來,他有立國精神嗎?)」

  我修過秦漢史,可以回答你:有,秦有立國精神,而且相當值得稱道。

  剛剛重新翻了一下林劍鳴的《秦史》,秦的祖先伯益曾幫助禹治水,並為舜馴服鳥獸,因被賜嬴姓;他們本是一支遊牧於東海之濱的部落,殷商時期,因為忠勇,受到提拔,並有一部份遷到了渭水流域。周人代商,把東邊和西邊的秦人都遷到了渭水的更西邊。公元前八九零年周孝王時代,秦的首領非子因善於養馬,被周王徵召,後來周孝王封秦為「附庸」,准許他們「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至此,秦國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我們知道西周時期,西有戎,北有狄,華夏的勢力還沒有那麼唯我獨尊,簡而言之,周就是要靠秦來對付戎、狄。秦人不負所望,一百多年,打得非常賣力,不過到前七七一年,由於周幽王不得人心,西戎還是攻入了鎬京,幽王死於驪山。周室東遷,春秋時代開始。

  周室東遷,事實上就是被西戎趕走的。七七零年,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與齊、晉平等的諸侯,並且把「岐以西之地」「賜」給了秦。這是什麼意思呢?岐以西之地當時都是戎、狄的地盤,也就是說:打下來就是你的。

  秦襄公承接了這歷史使命,勤修武備,打了很多仗,也死於伐戎之役。秦以一新起的小國,要為生存、發展與強悍的戎狄鬥爭,所以,秦只有和他們一樣強悍,而且殘酷。

  而秦國有什麼優勢?第一,他們取得了資源豐富、大利農業的岐地,也就是周原,周人的故居;第二,他們招倈了許多沒有隨平王東遷的「周餘民」,這些周人善於耕作,因此讓秦國轉變成了農業經濟。同時,周人也帶來了較高的文化,我們讀《秦風》有〈蒹葭〉,這麼柔美的情詩,就比較像是周人寫出來的。

  又過了一百多年,到秦穆公時,穆公策反了戎王派來察探國情的由余(這由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有興趣可以去讀《史記‧秦本紀》),又用酒、色腐化戎人首領,如此利用中原文明的產物分化、同化西戎,至穆公三十七年(前六二三),終於一舉出擊,勢如破竹,「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國從此強大。

  所以,秦的立國精神是怎樣?秦國的精神,是那幾百年華夏諸國裡最健康、最勇武蓬勃的。他們質樸尚勇,但也不是沒有文化,可以說綜合了遊牧和農耕文明的長處,而且,政權一直比較穩固地掌在國君手中。商鞅變法能夠在秦國成功,也是因為秦有這種政治體質。到戰國末年,荀子遊覽秦國,還一再地讚嘆,秦人保有許多質樸的古風,國民素質極佳,不像六國的人心,都澆薄得不成樣了。

  然而,這種立國精神也有一個最大的隱患:它就是軍國主義。秦始皇能在前二二一年統一天下,是靠秦人這五百多年的積累,然而統一以後仍然窮兵黷武,又因為皇帝自己的問題,使得趙高和二世胡搞,才會被推翻。

  但有幾點,很值得我們注意:秦末民變蜂起,天下大亂,然而章邯等人將秦軍平叛,雖然疲於奔命,但所向仍然批靡,也就是說,秦軍的戰力依然極其強大,秦軍敗是因為後方惡搞。秦朝前期,蒙恬打匈奴,也未嘗敗績,勝得相當輕易,哪有漢朝那樣慘烈?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但我們應該注意。

  為什麼史書記載不詳呢?因為傳下來的歷史是漢人寫的?這誠然是一部份,但我不會想得這麼簡單。我想,這也可能是出於秦文化的缺陷。

  劉季入關,約法三章,秦民欣然;項羽入咸陽,火燒阿房,後來又把秦地分封給章邯等三降將,秦人大怨。--然則,劉老三解放秦人,秦人有出什麼亂子嗎?項羽肆虐,秦人有什麼武裝反抗的舉動嗎?秦人那麼勇武,如果有的話,以司馬遷尊崇英雄的性格,不會在《史記》裡記上一章嗎?

  可是都沒有。秦楚之際,以及漢朝初年,史書上有留下什麼秦人的聲音嗎?也沒有。為什麼呢?

  我們還可以注意到一點:秦國除了國君之外,本地極少出政治家。由余、百里奚、商鞅、張儀、范雎、蔡澤、李斯、呂不韋,都是外人。秦國本土呢?好像只出過樗里子、甘茂、穰侯魏冄、甘羅,。樗里子是惠王之弟,母親是韓人,養成背景顯然和一般秦人不一樣,而「滑稽多智」--這可不是一般秦人的品性。甘茂「事下蔡史舉先生,學百家之術」,然後走張儀、樗里子的門路見用,這一位也不是從秦國體制內出來的;魏冄是外戚(秦昭王母宣太后弟),其先楚人,嚴格說來也不算秦人;十二歲拜上卿的甘羅是甘茂之孫,因為有些鬼點子而立了縱橫之功,但之後也不見有什麼特別的建樹。

  秦國是不培養政治家的,「以吏為師」的秦制只能出刀筆吏和武將,只能出執行者,出不了規劃者。只有王族會培養政治家,王族不夠,就找客卿。各國經理人才也愛來秦國,因為公司體質和員工素質最好,誰不想。

  我可以這麼問:是否,因為秦國採取嚴刑峻法和愚民政策,所以循規蹈矩、忠勇樸實的秦人,在他們效忠的核心:秦室垮了以後,也就無所適從了?劉邦來了,行仁政,「秦民大喜」;項羽來了,焚燒宮室,「秦民大失望」--這些記載裡面,沒有一個獨立的面孔,沒有一個特出的人物,只有一個集體。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將相王候的歷史上,最後是楚人翻盤了;文化史上,秦也沒有出過一流的思想家,文學在〈蒹葭〉之後就只有〈無衣〉這種軍歌以及外資的《呂氏春秋》;科技、工藝的巨大成就,也因暴政而隨著戰亂消亡了。但是,要我評論,秦國的立國精神,還是相當正面、值得肯定的。壞只壞在,絕對君權的傾向不斷抑制了文化,而秦始皇統一後沒能從軍國主義轉型,如同賈誼的《過秦論》所言。

  這很可惜,但是怪不了人。秦國幾百年倚靠客卿,他們就沒想過從本土的庶民與士大夫階級培養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嗎?我認為,的確就是沒有,因為秦國不需要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而這是遠見卓識之所必須。甘茂的老師史舉先生,《索隱》說是上蔡監門,我不知道這位通百家之術的小吏是秦本地人,還是外國來的?以秦國之強,吸引各國人材帶著百家學術來,很合理,但秦國最大的主流,畢竟還是中央集權的軍國主義,這也就限制了學術,讓學術只能在為軍國服務的前提下發展了。

  近二十幾年來,隨著兵馬俑的發掘、改革開放、中國的崛起以及毛澤東時代的陰影,失落的強盛的秦文化,成為很多文人、學者探討的題目,《秦頌》、《荊軻刺秦王》、《英雄》之類的電影也拍了一部又一部(最近又有了一齣世紀級的爆爛歌劇《秦始皇》),是什麼讓他們不約而同地如此著迷?依我看,就是秦國立國精神的「當代性」:嬴秦與中共、始皇與毛澤東、古士大夫與今文人學者的相通。然而,他們都還各有所偏,都還沒能透徹,所以似乎把這題目做爛了。但這題目並不爛,它還沒做完,也還沒人做好;要哪一天,有人把它給做好了,那便是華夏文明復興的一座里程碑。對此,我基本保持樂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