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 日 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老哥有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s, MOMA)的會員卡,帶我去,他免費,再給我買Member guest門票,只要五塊。就國內的標準,也不便宜,然而人家館內人潮川流不息,有著市場基礎就是好啊。

  初入寶地,看到那麼多男女老少,我有一個疑惑:他們美學基礎真的那麼強嗎?難道他們每個觀眾都懂得欣賞甚至能講上幾段嗎?有多少人只是看熱鬧,多少人是附庸風雅,多少人是看門道的?現代藝術畢竟不像古典藝術那樣容易觀賞啊。

  這個問題我沒有問出來,也就沒得到解答,或許各位能夠為我解釋一下。

  據我所見所聞,現代藝術多是在探索空間、形式、感官、思想的各種可能,所以它在目的上,就和古典藝術、實用工藝有根本的不同;它所針對的,也未必是常態的五感。我是到了大學時,才慢慢參透這一點;參透了這一點,對現代藝術才好稍稍談得上欣賞,但若真正要去搞懂作者在想什麼、表達的是什麼,我到現在還不知道。

  憑我外行的眼光,我只能看出,MOMA的展場和展品是一體的──有經過細心縝密的規畫,什麼放哪裡、怎麼放,為什麼,都有它的理由。這空間規畫,這建築學,用中國的話來講,這風水,都是出自高人手筆的;儘管你外行你不懂,但你身在其中,在作品前面時,你就是能感到一些玄妙,而不會覺得它只是故弄玄虛。

  比較易懂的作品也有,就是一些梵谷、畢卡索的名畫。我看到了梵谷的《星空》,真是神絕──好的藝術,都要看細節的,越看越覺得好。看梵谷的畫,要看那畫布上每一道筆刷的行進,那筆觸給我的感覺是「漩渦」(伊藤潤二的恐怖漫畫一定有參考過梵谷)──在《向日葵》等畫裡面,那漩渦是很痛苦的,但《星空》的漩渦卻很溫柔,非常溫柔,像是女神的懷抱,像太極圖。

  另外一件特別要提的是這件表現現代都市人際關係的雕塑,以前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就很喜歡,大二時受它啟發寫了〈立法院〉那首詩(「當年有人在這裡給自由播了種/結果桌上長出了三百支麥克風」),這回終於看到原件,就照下來了,可還是沒記下作者和作品名稱,真糟糕。識者指點一下吧。

  當然,還看了許許多多著名而我不認識的近現代藝術家乃至大師的作品,和以前在台北美術館、台中美術館的印象相比,就覺得奇怪:這個我不懂,那個我也不懂,但為什麼我就覺得紐約這邊的比較有深度、有魄力、有思想情感,而我們這邊那些都只是玩弄概念打迷糊仗的貨色?難道是成見使然嗎?但現在的我,至少算是看過許多公認的真正第一流藝術品的了,我至少可以憑感覺和比較,來辨認什麼是真東西、什麼是隨意亂搞的產物。

  要解釋也不難:會收在MOMA的,至少都是時間淘選過的,而且每一件可觀的作品背後,都有不簡單的脈絡,我就算不懂,也能隱然感到,因為那氣韻就蘊含在作品裡。不過即使如此,還是只有極少數的作品能像古典藝術讓我喜愛,原因可能是細節吧。古典藝術,那些繪畫雕塑,工藝都極細緻,一個人要投注多少心力在上面才能完成,是很難想像的;現代藝術呢,概念先行,迴避了細節的苛求,這是一種解放,但也成了一種失落。

  當人類不需要再窮盡心力精通技術,就可以登上檯面當個繪畫家設計家音樂家雕塑家,我們──不論作者或觀眾──對技藝的尊重,也就要減低、稀釋了,然後藝術也就貶值了。如今太多人想走捷徑,故意做些驚世駭俗的東西,再配上新潮前衛的理論來哄抬,想的都是名利不是藝術本身,好久了,中外皆然啊。我在某些程度上,其實也是這樣。

  但為什麼沒什麼人走古典路線呢?或許就是因為大師在前,我們太難超越古人了,所以大家都迴避了那些正道,專走奇門了。結果就是藝術界越來越與現實世界、大眾品味脫節吧,就像我們這幾十年所見聞的一樣。

  物極必反,知者利仁,或許往後會有越來越多藝術家,選擇反其道而行,去修硬底子功夫走古典路線,花幾年雕一兩件到一系列大作出來,以專注本色為途徑來博名。為什麼呢?因為有越來越多人對那些故意搞怪的厭煩了吧。近年中國藝術界,似乎頗有這樣的人才出現,雖然投機取巧者依舊更多,不過哪個時代不是這樣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