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室友老畢發來一短信,是他寫的中秋七絕:

  中天月滿某心殘,秋息乍暖世情寒;快意行杯哭敬酒,樂府悲辭枉笑談。

  這格律不對。平起的七絕,每句第二字的平仄應是「平─仄─仄─平」。不過,這總是我第一次收到短信詩歌,下午便用上課時間,次韻和詩一首:

  秋聲落矣簡編殘,秋水仍聽皓月寒;還把中秋付肉串,吃喝便了此漫談。(漫字平讀)

  詩歌以及一切文藝的基本原則,貴能自然,不矯情造作;現在學古典詩詞的人,多半做不到這一點,因為我們的語言和古典詩的語境不一樣,許多人便只能依樣畫葫蘆,湊詞湊典。我則堅持我寫出來一定要是我自己的語言,不論古今文白典或非典。後來有網友指正,「漫」字平仄不能通用,我想也對,這裡便再改一下好了:

  秋聲落矣簡編殘,秋水仍聽皓月寒;且把中秋付肉串,吃喝便了此雜談。

  網友還說「喝」是仄聲,這我不管,我用的喝就是喝水喝酒的喝,也是現今口語通用的喝;也許以前「喝」只有大叫一個意思和讀音,但既然現在我們多了另一個音義,就沒有仍然只能用原來那個音義的道理。

  此詩第一句講人文和歷史,你可以聯想到歐陽修〈秋聲賦〉,也可以不想;第二句講自然的仍然和沉默,你可以聯想到莊子的〈秋水篇〉,也可以不想。然後第三句轉說:那又怎麼樣?現在是什麼時代了,誰還跟你悲秋望月吟詩作對?現在的中秋大家只會烤肉、送禮,吃吃喝喝便算是聯絡感情,又過了充實的一天。

  時代畢竟不一樣了。以前「若有所失」,慨嘆古意之逝好像就算是很失落;在我看,今天的「若無所失」才是真失落。我是知道這情況的,然而身處現代建築,卻也不甚感傷,大概是無所觸景生情之故。

  給同學看,幾個同學都說前兩句還不錯,後兩句就像打油。我說我是故意的,心下則想大概還是寫得不夠好,沒能讓你會意。既然寫得不好,那麼作者自己來解釋詩作,也就算不上煞風景或是可惜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