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初衷

  我們責備別人時,常常忽略了自己是否也須改進,尤其當我們是弱勢者的時
候。

  我觀察到,弱勢者通常會把其委屈拿來做成悲情的光環,然後抗爭起來彷彿
就有了正義,卻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配得起所爭的「公道」。惡劣一點的,更只
趁機理直氣壯地撒潑耍賴、為所欲為。政治、工運、教改,都是這樣。

  當前教改改得怨聲載道,各界炮口紛紛指向當權的專家、學者、官員乃至書
商、民代,但責備基層教師與家長、學生的聲音,卻是相對地少。

  現任教師還有多少僵化保守、尸位素餐的?家長有多少揠苗助長、虛榮是尚
的?學生有多少自己不長進,只跟著大家抱怨的?我敢說:都很多。

  老師、家長、學生,也各有各的團體,各有各的訴求,各有其或高或低的代
表性,也各有其缺陷、盲點。上面的專家學者,早就提出基層觀念應當怎樣怎樣
改,而大家認為他們是高談闊論、站著說話不腰疼。沒錯,教改高層確有許多空
疏之處,基層的反彈是合理的,但是反駁了錯誤的責備,並不表示自己的缺點就
不存在或不用改了。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各界互相指責的局面,我們或許可以和稀泥地說大家都有
錯,全部都得改,但是各打五十大板,對事態還是一點幫助也沒有。

  現在每一個團體都在為自己爭取多一點空間、多一點權限、多一點資源,但
是爭到以後,大局就真能改善嗎?我們檢驗政策、企劃通常要看配套措施,各個
團體的成員都已經有了接收、善用將來或許能得到的空間、權限、資源的準備了
嗎?團體的目的,又能夠因而達成嗎?如果思想工作不完備,得到權力以後,恐
怕就只會是腐化。

  要追究這些,大概沒一個團體是沒問題的,然而俗話說得好:求人不如求己
,如果你正在組織一個利益團體或者正在為自己以及家人奮鬥,上一段所說的問
題,宜多加考慮。而在此之外,我還要再給大家拋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到底
想要什麼?

  我是學生,我想要智慧、知識、技能、朋友、自由、快樂,還有最根本的生
存,以及以後的出路。當今的制度能保證給學生這些嗎?不能。我可以寄望教改
嗎?凡寄望和自己權益可能不相合的人或事,都是愚蠢的。所以最可行的方法是
靠自己,也就是自救。

  於是我看到現在有了中學生學生權利促進會之類學生組織,這是好的。但是
我要問:各位爭取權益,爭得好不艱辛,但各位真的得到你們想要的了嗎?有言
道手段不是目的,相信各位之中較聰明的,會在爭權的同時,或之前就盡量充實
自己成為理想中的全人,然後再推己及人。

  我老哥認為,侯文詠《危險心靈》中最感人的一幕是小傑和彭老師在教室裡
一對一上課的景象(頁二七○):小傑爭了那麼多,但他想要的,也不過就是這
個。

  再舉一個例子。《論語‧先進》: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對曰:「千乘之國
   ,攝乎大國之閒,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
   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
   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
   ,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
   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
   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
   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
   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孔子問弟子,如果得了志,你們想怎樣?子路、公西華、冉有的回答,都注
重於「過程」,想建立一番功業,或強國,或富國,或執禮護國、正國。只有曾
點注重在終極的「目的」,即理想的日常生活之上,這話打到孔子的心坎裡了,
於是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想想孔老夫子一生求的是什麼?就他從政、周
遊列國的歷史來看,曾皙這話,我想是說中他最深的感慨了。

  我或許可以把這兩個故事的意義濃縮成四個字:莫忘初衷。各位最初始的願
望是什麼?在爭鬥的過程中,有沒有偏離了?如果迷失,那可要能儘早回到原點
才好,我認為現在我們就得在這上面下一番工夫。願以此與所有懷抱理念的改革
者共勉:莫忘初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