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詩詞,長久以來有一個問題一直沒問:

書上說,「平仄」的觀念,是到南朝沈約「四聲八病」說定型的;詩文講求
對偶,也是在六朝大興。

可是,我讀最古的《詩經》,裡面的韻腳,就已經平仄分明:大部份作品,
押平聲韻的就一路平,押仄聲韻的就一路仄,直到轉韻才改,好像沒有平仄混押
的。文辭上,對偶句也比比皆是。漢朝古詩十九首對偶句也很多,不屬於詩的「
順口溜」也多對偶句,且完全符合後世的平仄格律。例如,我最最喜歡的一句:
「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大佬倌孔融的人生志願。

那麼,為什麼這些平仄、對偶的規律,是到六朝時才整理成系統呢?從早先
千百年那麼多的典籍詩文來看,我們早在格律上有充足的實驗。六朝以前,就沒
有探討這方面規律和技巧的篇章嗎?六朝以前的士人、文人對這些又有什麼看法


請方家解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