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蝙蝠、黑貓中隊歷史能給我們的啟示,首先是強大如美國總能善用意識型態與現實政治的對立,驅使弱小盟國的人命,去為他們的戰略利益服務,同時還能教你持續對自由世界老大哥的援助懸著幻想。60、70年代之交,由於U-2機的高空偵照,美國得以瞭解中共核武發展以及中蘇衝突情況:「原來他們已經這麼厲害了,又和蘇聯有了嚴重衝突」,最後尼克森、季辛吉決定了與中共關係「正常化」的戰略規劃。或許,我方出生入死換來的情報,卻正好出賣了自已。此當是黑蝙蝠歷史最諷刺之處,而美國仍能繼續吃定台灣不得不倚賴他。這是國際政治。
但是,儘管如此,這批空軍菁英畢竟完成了他們的職責與人格。無論那些隱密任務如今顯得如何魔幻,在炮火交集的當時,隊員臨到生死關頭,豁出性命的瞬間,那由內而外煥發出的光彩,便是不能以結果論的永恆。任何團體以及文明,要讓人認同乃至仰止敬祭,都是無數這樣的犧牲奠出來的;也是要有這種人,國家才會偉大。這是人生的道路與價值。
11月22日在黑蝙蝠中隊文物紀念館開幕式上,前隊長呂德琪將軍說:「……這一百多次出生入死的任務,我們並不覺得有多麼特別或偉大,因為這也都只是身為軍人應盡的義務。……今天能到這裡講話,我也覺得榮幸和感激。但我們不是英雄,只是像在其他崗位的人一樣,盡到了自己的本份,給國家一個交代,也給自己一個交代。」
相對於近年來相關報導、致敬活動不無誇飾的詠嘆,老隊長的現身說法,卻只道是尋常。如果這種淡定才是真相與常態,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想把他們描述得有多麼特別、重要而不可思議呢?
或許,答案是未經生死試煉的我們,對歷史的望塵莫及,對英雄的自慚形穢。雖說「自知者英,自勝者雄」,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事業上盡心盡力成為英雄,我們還是容易懈怠下來,耽於安逸,放棄挑戰,只偶爾從今昔英雄的事跡,找到一點認同與感動,彌補己身的不完整。於是,我們拔高了英雄,更確認了自己的鄙陋,而沒想到我們其實也可以與他們並列,平心省視一切。
過去有一種觀點,說因為有黑蝙蝠出生入死,美國才重視台灣,才有美援穩定了台灣的局勢。但美國扶持台灣,是圍堵蘇聯、中共大戰略的一環;我空軍在其中頂多能給台灣的價值加點分數,何嘗能起關鍵作用?我們實不必給自己貼金。又昨天美國國防部前次長寄來的賀詞,對黑蝙蝠「保障自由世界」的貢獻表致了欽佩景仰。這確是我空軍應得的尊敬,但大家應該明白如此「貢獻」其實是我們的屈辱。一位老隊員說:「空軍裡面的人大部份是有反美情緒的,只是不講。美國人用他們的錢換我們的命;我們報答他們的,比他們給我們的,多太多了。」我們要注重這個「只是不講」。
冷戰結束,近年的報導與紀念館開幕式的司儀致詞,開始強調「他們是為這塊土地奮鬥」,這也是討好時下「本土意識」的偷換概念。在當年的對峙下,他們主要是為黨國、為意識型態;說「地盤」還差不多,哪裡輪得到「土地」?如果我們為了今日的政治正確就去淡化往事中令人尷尬的部份,心存僥倖地委曲而消費之,那便是懷土不懷德、懷惠不懷刑(形、型),混水摸魚,最終也不可能彰明你所欲的「土地」的價值。
黑蝙蝠隊員在反共抗俄、捍衛自由的時代氛圍下義無反顧,也別無選擇;他們是被逼的、也是自願的烈士,他們在歷史侷限中做到了「惟其義盡,所以仁至」。任何政局與價值觀的變遷,不能損益這點。我們和他們的區別,只是我們現在多了許多勢力、主義可以選擇,也能每天暫時逃避現實的壓迫,茍安盛世,不敢英雄,雖然我們其實都可以成為英雄。而在資訊發達的今日,我們還應比冷戰年代的他們能綜觀世局、體察危機,再不只自滿於把崗位上的工作做好。我們當以比烈士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進一步擔起民族苗裔與世界公民的責任。
但願所有在棋局中殉職的忠靈遺骨,都能盡早歸宿國土民心;願所有在現實中徬徨的我們人類,都能及時找到並堅定自己嚮往的道義,弘毅前行。
附錄:〈赤空碧血〉陽春MV:http://www.youtube.com/watch?v=IG5Gzl_DhMQ
目前分類:黑蝙蝠中隊 (18)
- Dec 03 Thu 2009 00:20
義盡仁至:黑蝙蝠中隊的歷史啟示
- Jun 12 Tue 2007 21:59
高空的風流 ──寫給黑蝙蝠中隊的隊員、家屬與歷史
高空的風流 ──寫給黑蝙蝠中隊的隊員、家屬與歷史
歷史上,有太多感人肺腑、動人心魄的故事,它們隱衷曲折,它們壯懷激烈,它們體現了時代潮流,它們揭示了人的極限,它們因而讓人思索、讓人感念;然而,也被人遺忘,或者,只被渾閒地記著。
震古者未必就能鑠今。我們為什麼要重視歷史?因為希望藉先人的精神事蹟,來讓我們更強大嗎?因為想要從中參照,來給我們指引前途嗎?還是因為想要超越當下環境的侷限,而歷史能夠告訴我們,世界曾經怎麼樣,人類的可能有多少?
歷史確實可以供給我們這些,但是,我還是我,你還是你,而故事已是故事。有時候,我們不免要為戰爭年代的祖輩慷慨激昂一番,覺得每個人都該記得這些故事,都該對那些有名無名的英雄致敬。可是,致完敬以後呢?記得了又怎樣?「你」就能安心了嗎?或許,你還會想用力去「鑠今」:「歷史向我們顯示了如此如此,所以我們應該這般這般......」可是,你做得到嗎?你做到了嗎?那又是對的、好的、真的嗎?今天的你我──到底要怎麼樣,才算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先人?
* * *
我的外公傅定昌是空軍三十四中隊,也就是「黑蝙蝠中隊」的一員。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九日深夜,在一次臨時偵查任務完成後的返航途中,他與十三名同機隊友在廣東省恩平縣上空被共軍擊落,機上十四人均放棄逃生,選擇殉機。隔天,蔣經國與一眾將官的吉普車又開到了新竹空軍眷村,向家屬通知「失蹤」。那時,我的母親六歲,大舅舅三歲,小舅舅不到一歲。
一九九一年底,不到九歲的我發現媽媽開始整天打電話,一會打給媒體同行,一會打給空軍總部,一會打給很多家的人,一會還打到大陸;我沒問她在做什麼,後來我才知道,是有家屬找到外公他們了,打算組團去大陸,把遺骨挖回來,於是媽媽和戰史研究者劉文孝先生、軍事記者翁台生先生一起在聯合報繽紛版發了三篇文章披露往事、召集家屬,然後與家屬協調組團,與大陸協調幫助,與空總協調迎靈,與媒體協調報導。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才明白為什麼我和哥哥從小叫的外公不姓傅,而媽媽他們都只叫他「蔣伯伯」。
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外公他們在碧潭空軍公墓風光合葬,得到了遲來三十三年的哀榮,我也懵懵懂懂地跟去了。當時媒體報得很大,但還是再到後來,我才在媽媽的文章〈爸爸回來了〉以及家屬合著合印的紀念集《赤空凝碧血》裡面,明白了整件事情。不過,我似乎沒有怎麼被影響到,我還是每天放學後就在打電腦、看小說、看漫畫。歷史對我有作用嗎?
一九九四年,另外一架黑蝙蝠的家屬去浙江挖了骨灰回來,那次當地政府要求低調,家屬也沒多聯絡媒體,就沒怎麼報導;二零零一年底,第三架回來了,這次有聯絡媒體,記者們也因而再說了一次黑蝙蝠中隊的歷史。爾後每一兩年也又會有一些相關的電視節目、專題訪問或是專書出來,劉德華的唱片公司還看上這段故事,拿去配一首韓國曲編了一闋〈黑蝙蝠中隊〉。不過,也很難說大家就都知道了這些「應該被記得」的人與事,就算有,可能也還是「等閒視之」者居多吧。
- Jun 12 Tue 2007 13:25
林宏一學長的〈清華思沙龍‧向勇敢的人致敬〉記
- Jun 08 Fri 2007 23:46
徵求黑蝙蝠中隊相關圖片
在新竹眷村博物館和清大的活動中看到不少黑蝙蝠的歷史照片,想收集一下放在這邊的相簿裡給大家看,希望各位能夠提供。這裡我先貢獻我們家屬1993年出的紀念集封面。
- Jun 07 Thu 2007 12:42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對得起他們嗎?
基本上這種論調已經無須再說了,向政府和政客訴求,他們不會理你們,「政治正確」的民眾也不會被打動;說給自己人聽,也沒有意義。要訴求應該把對象改為人民。
台灣對不起對得起他們又怎麼樣?他們需要台灣「對得起」他們嗎?我們在乎這些嗎?我不知道那些倖存的隊員和其他遺族想法如何,我個人是不那麼在乎。老媽當年奔走到隆重軍禮迎迓下葬,這樣已經差不多了;該繼續呼籲政府的是把剩下七架的遺骨也找回來,至於立碑建紀念館什麼的,政府做也好不做也好,民間想做的人來做就好了,或許還比政府更適合。
還是那句話:別問「台灣」或哪些人對不對得起他們,問「你」對不對得起他們,還有如何才算是對得起他們,這才是有意義的問題。就算立碑又建紀念館還拍電影得大獎賺一百億,你人生如果還是渾渾噩噩被別人操來弄去,那又算什麼?
台灣,對得起他們嗎?
【聯合報╱黑白集】 2007.06.07 03:11 am
若非香港鳳凰衛視煞費苦心地蒐遺訪故,拍了部「台灣天空的秘密」紀錄片,若非作家龍
應台及清大學生們看了影片,感動之餘舉辦了「黑蝙蝠在新竹--向勇敢的人致敬」座
談會,則當年為台灣出生入死的空軍蝙蝠中隊的故事,恐不會在此時引起社會偌大關注。
從民國四十一年到六十一年,整整二十年,這些以生命捍衛台灣安全、以鮮血換取美國對
台經援的勇士,飛遍中國大陸蒐集軍情,探取中共核子基地機密。在中共戰機與地面炮火
攻擊下,一百四十八人英勇死難,其中絕大部分連骸骨都下落不明。
對美國而言,這是冷戰的代價;對台灣而言,他們是為捍衛這塊土地不落入共產極權而戰
。如唐飛所說,他們以犧牲換來台灣的繁榮。
- Jun 07 Thu 2007 12:15
「黑蝙蝠」殞落 全為美翻雲手
這是近日所見各方意見中,腦筋最清楚的一篇。昨晚看中天和TVBS談話節目
,談黑蝙蝠中隊也把它和「保衛台灣」「愛台灣」連在一起,真受不了。當年他
們哪裡是保衛台灣?他們保的是中國、中華民國;他們保衛台灣天空?才不是,
他們是幫美國侵略中國領空。那時候從老蔣以下大家唱的都是反攻大陸,三十四
、三十五隊是用來拉住美國人的棋子而已,哪裡有那些人所謂的「保衛台灣」了
?這從來不是一個概念。
而可能更諷刺的是:因為有了三十五隊U-2高空偵照,美國得以得知中共的核
武發展情況,「原來他們已經這麼厲害了!」結果反而讓尼克森、季辛吉等加強
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常化」的想法。如果這樣看的話,我們出生入死換
來的情報,恐怕恰恰讓國府賣了自已呢。
http://udn.com/NEWS/OPINION/X1/3877886.shtml
「黑蝙蝠」殞落 全為美翻雲手
【聯合報╱謝劍/佛光大學名譽教授(台北市)】 2007.06.07 03:11 am
最近一系列有關冷戰時期的史料曝光,如紀錄片《台灣天空的秘密》,名作家麥美蘭新著《尼克林與毛澤東》,透露七二年會談時犧牲台灣的真相,加上美國外交文獻的逐漸解密,令人目不暇給。其中尤以《台灣天空的秘密》有關「黑蝙蝠中隊」的事蹟(以下簡稱黑片),一百幾十位青年飛行員為美國的利益火中取栗,平白犧牲,在痛定思痛之餘,人們必然會反思,究竟為的是什麼?
- Jun 07 Thu 2007 09:16
赤空碧血
把這首寫了三年的歌詞貼一下。
赤空碧血 曲:羅大佑〈你的樣子〉
那風雨飄搖的新竹風城 迴盪著前一夜的隆隆機聲
那歷盡風霜的空軍眷村 哭訴著再不回的失事良人
嘆只嘆那風雲的變化 把多少生靈悉付戰爭
泣別以往乘風的容顏 孤兒寡母徬徨離去另覓生存
那高空的風流總無情莫測 翻覆著下界的雲雨微塵
那鐵血勛章的風光背後 是斑駁不可睹的民族傷痕
為只為那鋒面的膠著 讓多少生命作了犧牲
何等悲謬隨風的忠貞 菁英隊伍繼續無悔賣命外人
黑夜蝙蝠 出沒在冷戰的年代
前仆又後繼 維繫中美的依賴
赤空碧血 豈只是征人與妻兒
忠烈的英魂 你們是歷史的悲哀
那滄桑的風景他總在變更 幻化著多少人事恩怨浮沉
- Jun 06 Wed 2007 00:17
新竹.清大思沙龍.黑蝙蝠中隊
下午兩點多和爸媽、郭冠英夫婦、林宏一學長一起出發去新竹,到了後先參觀一下新竹眷村博物館,我是第二次來了,他們還沒來過。五點先送我到清大,我參加了在貓格拉底餐廳的歡迎會,並於六點半演唱了〈赤空碧血〉,思沙龍同學沒能及時把歌詞印出來給大家,是活動的瑕疵。爸媽他們則去別地方吃飯,七點多大會開始再過來。
今天來的人很多,媒體也很多,也有採訪我的,我現在接受訪問有點經驗了,先問記者想問什麼,然後站在記者、報紙或電視台的角度,擬一些適合的話再作答,比較不會出錯,不然就是把我這網址寫給他們。不過等我擬好一段講話的時候,已經找不到那位要訪問我的電視記者了。
大會到十點半結束,明天我把報導收集一下,再補記今天的事。如果這裡有記者想問問題,也可以回應本文。我建議,直接把問題寫出來問,我再書面回答,比較方便也不會失真。
- Jun 04 Mon 2007 23:11
高空的風流
明天是清華大學思沙龍「向勇敢的人致敬」活動的日期了,我和爸媽都會去,我會唱〈赤空碧血〉。不過聽說羅大佑有事不去了,龍應台改聯絡上許景淳。
先轉錄龍應台前幾天在報上登的文章;我也寫了一篇,過幾天再貼。
一個國家 記得誰?(上)
【聯合報╱龍應台】
2007.05.31 01:53 am
評斷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只要看它培養了什麼樣的人民,還要看它的人民選擇對什麼樣的人致敬,對什麼樣的人追懷。──約翰‧甘乃迪
一架飛機的殘骸
1998年,在美國內華達州長大的史帝夫‧瑞銳去爬查理斯騰高山。在接近四千公尺高的南峰處,他再度經過一堆飛機殘骸。這堆飛機殘骸,從他有記憶開始,就在這裡了。小時候瘡痍滿目、遍布山坡的焦鐵廢塊,經過幾十年登山客的淘取,已經少了一大半。
史帝夫看著被風霜雨雪逐漸消磨的殘骸,突然升起一個念頭:儘管不知道是什麼人,為了什麼任務,在這人煙罕至處喪生,人們都應該為死難者在這裡立一個小小的紀念碑。
立碑,他就必須一一找出死難者的名字。下了山來,他帶領一群少年童軍開始四處打聽這個殘骸的來歷;足足打聽了一年,沒有人知道。1999年,從一本寫查理斯騰山自然史的書中,他發現了一個記載:空難發生在1955年11月17日。機上十四人,全部喪生。
- Apr 11 Wed 2007 21:10
從空軍脫衣舞到美少女基本教練
昨天早上八點同大舅舅去與黃力智伯伯、劉文孝先生吃早餐。黃伯伯也是黑
蝙蝠中隊的後人,他父親和我外公當年是同一架飛機;劉文孝先生則是引發我們
家屬尋骨迎靈的第一張骨牌,當年是因為外婆看到他一篇文章,我媽媽才開始奔
走串連的。
這次小聚會也沒什麼特別的話題,只是十五年沒見,大舅舅難得回台,吃個
飯聊聊天而已。我對兩位長輩是只知其名,對其人完全沒有見過面的印象(畢竟
十五年前我才九歲,下葬典禮那天人又很多,媽媽好像也沒給我介紹誰是誰),
所以也就跟大舅舅來認識一下了。也帶了兩本《寶島頌》。
除了家常的話題,我們討論了一下上週那部《台灣天空的秘密》。劉先生說
,這幾年來,每幾個月就有記者想找他訪問黑蝙蝠中隊的事,但差不多都是沒新
聞可做,把這老帳拿出來翻一翻而已;也不先做功課,就要人把資料都給他們,
好像我有義務和你電視台合作的樣子。畫面拍到以後,記者回去就交差了,播出
時亂講一通,你也拿他沒奈何,所以過了幾次我就不接受訪問了。只有這次鳳凰
衛視是比較認真要做這個題目的,但其實他們一開始製作費也只有二十萬港幣,
後來找到衣復恩家的立青文教基金會,衣復恩女兒才贊助他們一組十個人去美國
加拿大訪問還健在的移民到那邊的隊員。紀錄片裡面有一些電腦模擬的畫面,其
實很不夠,我們研究軍武的人都看不上眼的,但據我所知也已經花他們很多錢了
- Mar 31 Sat 2007 03:22
台灣天空的秘密─黑蝙蝠特輯
中天新聞台這三天每晚八點,播放鳳凰衛視拍的《台灣天空的秘密》,講空軍情報署、黑蝙蝠中隊的紀錄片。
我剛剛看完第一集了,拍得很好,是我看過有關黑蝙蝠的片子中做得最好的。考證、採訪功夫做得很多,還有不少從未面世的私家照片。
要批評就是中天的主持人不好,廢話太多。
明天後天還有,各位不論知不知道黑蝙蝠、黑貓的事蹟,這部紀錄片值得一看。
現在說說我知道的好了。
我聽一位長輩說──其實老蔣並不想要黑蝙蝠中隊,也不想要美援,可是他不能不要,空軍不得不給美國賣命。所以從根本上來講,空軍三十四、三十五中隊那麼多年那麼危險、慘烈的任務,是逼出來的、不得已的。雖然執行任務的飛官不一定會想到那麼多,十幾年來官方民間的宣傳與印象也是多麼偉大多可歌可泣的合作,但說穿了也就一句:是老美要國軍給他賣命。
衣復恩在回憶錄中說,我軍付出了這麼多,冒這麼大風險,理應能從美國爭取更多報酬才對;他把這意見提給蔣經國,蔣經國不說話。
為什麼蔣經國不回應?我是給點通了才明白:這是衣復恩搞不清楚狀況。老蔣和小蔣根本不想要這樣的合作,他們畢竟都還是中國人,國共兩黨是兄弟打仗,自家人的事,但黑蝙蝠一出來,就變成讓外人攪和進來,讓哥哥把弟弟的情資賣給外人,最後也是老美得利最多,向來都是。
西方公司給國軍人員的待遇很好,有其他單位說我們也想要這些那些,一層層報到上面,後來上面有回話:其實美國人不是不給我們,是蔣公簽字說不要的。
送上門的為什麼不要?一個原因:拿人手軟。老蔣畢竟還是有民族氣節的。就算不講民族氣節,他們也知道和美國人合作絕對不能什麼都聽人家,慘痛經驗太多啊。
- Mar 29 Thu 2007 17:30
青年掃墓
我們家掃墓,不在清明,在新年與青年節。過年時去彰化祭祖父,三二九到碧潭空軍公墓祭黑蝙蝠中隊的外公。
大舅舅和小舅舅昨天回台辦事並準備旅遊,今天正好一起去祭拜一番;正好,玄奘大傳系的陳瑜瑄、洪小芳幾位同學要拍黑蝙蝠中隊的紀錄片,今天也就約好了讓她們拍一些我們鞠躬獻花的畫面。
昨天我弄了一個下午,晚上也總算把〈赤空碧血〉錄出一個還可以的版本,會用在紀錄片裡面,配上畫面;我一直想做的拍MV一事就這樣讓一群素昧平生的同學給幫了,真是感念。也許做好以後,可以放到YouTube給大家看。
今天晚上中天台也會播黑蝙蝠中隊的紀錄片,據說是鳳凰衛視製作的,且看他們拍得如何;等玄奘同學這邊的片拍出來,我也寄給他們看看。
- Mar 25 Sun 2007 18:12
七絕詠黑蝙蝠中隊
玄奘大學大傳系有同學欲拍攝有關黑蝙蝠中隊之記錄片,來找我求取資料,詢問故事,並問我能否幫他們想一個好一點的片名。我翻開紀念集《赤空凝碧血》的唐飛序文(此文文采斐然,頗有古風,應是由國防部的文膽操刀),描述當年烈士執行任務的情形有一句「無間夙夜」,我說,這句不錯。再想到該片有訪問還健在的黑蝙蝠隊員,乃足之云「回首無間夙夜事」;又想,不如把它寫成一首詩吧。於是完之如下。
詠黑蝙蝠中隊
青山沉隱幾歸休,
骨髮曾凌赤縣州;
回首無間夙夜事,
彤雲漠漠水悠悠。
.「青山」指碧潭空軍公墓,黑蝙蝠中隊一百四十二名殉職人員,迄今仍只有一部分得以歸葬。
.赤縣:《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此處亦特取其「赤」。
有關黑蝙蝠中隊,可參閱此網頁。
- Mar 31 Mon 1997 17:20
報導:空軍815號機烈士明公祭
空軍815號機烈士明公祭
熱血一腔化春雨,壯志千秋泣鬼神
記者呂昭隆/台北報導
空軍三十四中隊八一五號機十四位殉職烈士公祭公葬,將配合空軍年度公祭公葬,於明天
上午八時在碧潭空軍公墓舉行,由空軍總司令唐飛上將主祭。
八一五號機十四位烈士忠骸,是經家屬多年探尋,於去年十二月十四日,自大陸廣東省恩
平縣金雞山墜機埋屍現場挖出火化後迎返國門,當時空軍曾首開先例派儀隊在機場舉行隆
重的迎靈覆旗儀式,並於十二月十六日在碧潭舉行遷厝儀式。
唐飛特別為十四烈士題贈「浩飛長存」四字,並以「忠魂不泯熱血一腔化春雨、大義凜然
壯志千秋泣鬼神」輓聯追悼十四烈士。
記者呂昭隆/台北報導
- Mar 31 Mon 1997 17:18
傅依萍:爸爸回來了
爸爸回來了
傅依萍
爸爸回來了,離他出門三十三年。是化成灰給捧回來的。
我沒有哭,只是感到欣慰。
幼時失怙的種種辛酸與委屈,早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忘。步入中年的自己,
雖然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仍不時以未能得知父親下落,沒有足以憑弔的地
方為憾。現在這個遺憾終於得到彌補,而且是在自己付出很大心力下完成多
年心願,如何能不感到欣慰?父親三十三年前在空軍三十四中隊服役期間,
在一次深入大陸從事特種任務返航時,遭共軍飛機截擊,機上十四人為保守
國家機密,俱不願跳機求生,不幸墜毀在廣東省恩平縣山區,十四人全數殉
國。年幼的我,當時只知爸爸出任務摔飛機,不會回來了。他到底是出什麼
任務、在什麼情況下失事,我是直到三十三年後的現在才知道真相。
父親出事不久,母親就帶著六歲的我、四歲的大弟和不到九個月的小弟,搬
- Mar 31 Mon 1997 17:17
翁台生:冷戰歲月隨風而逝
冷戰歲月隨風而逝
每一次能夠在南寮基地安然落地,命都跟撿回來一般令人珍惜,可是,畢竟逃不過劫數的人
比較多......
翁台生
在台灣海峽高度對峙時代的冷戰歲月,無論是高空來去自由的U二偵察機,還是低空掠飛
中國大陸B十七或P2V偵察機,都可算是當年前進中國大陸的象徵指標。多少英雄豪傑凌雲
御風起,報國把志伸,卻落得屍骨難以追索,人命漂泊的無奈,就跟新竹南寮基地的野風
讓人難以消受。
當年活躍在中國大陸高空的「黑貓中隊」與暗夜在低空穿梭的「蝙蝠中隊」,中共簡直恨
之入骨,動員全軍大力撲殺這個算得上是高科技的產品,在經過演練各種「土法煉鋼」戰
術之後,終於有了斬獲,老共還把打下來U二高空偵察機的殘骸運往北京示眾,作為對抗
美國帝國主義「勝利」的象徵。對抗U二有功的中共空軍官兵還被選為戰鬥英雄受到毛澤
東的表揚,當年擊落三十四中隊這架B十七偵察機的蔣哲倫自然也廣受頒揚。
- Mar 31 Mon 1997 17:17
劉文孝:那個星夜,共軍攔下我的同袍
那個星夜,共軍攔下我的同袍......
卅四中隊特勤小組中,與八一五號機同晚出勤的八三五號機,機員李德風卅三年後,只能迎
接戰友的英魂──
劉文孝
十二月十四日下午,桃園中正機場的過
境室內,聚集著大批等待空軍「八一五」號機殉職機員骨灰的人,其中除了家屬及記者外
,還有一位拄著枴杖蹣跚而行的李德風先生,他在妻子傅志霞的扶持下,堅持要親自恭迎
那些當年和他同一天起飛,但卻在大陸被擊落,別離卅三年的戰友們。
李德風畢業於空車官校廿六期,從廿歲到六十歲都將自己的志趣寄託於藍天白雲之間,其
飛行總時數在國內航空界名列前茅。
- Mar 31 Mon 1997 17:16
劉文孝:國軍特勤小組與西方公司
死亡任務
國軍特勤小組與西方公司
劉文孝
「三十四中隊」特勤小組奉我空軍命令,替以「西方公司」為名的美國中情局,赴大陸敵
後偵查敵情,回航時在廣東上空爆炸墜機,十四名機緣全部罹難,出事原因「不明」。三
十三年後,罹難者家屬終於知道,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九日深夜所發生的事……民國三十
九年,韓戰爆發,美國政府體認到共產主義的擴張將可能危反其國家利益,於是反共與圍
堵戰略日趨積極。
不料,美國與中共的志願軍在朝鮮半島正式開打後,卻發現對中國大陸內部情報嚴重缺乏
,這才想起已被忽略多時的國民政府。
特勤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