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拆除後的重慶釘子戶
昨天修改《詠重慶「史上最牛釘子戶」》,倒數第四句,改成「瓦礫漸工地」(漸讀一聲),自認還是不很好,然則背後有一段故事。
大一下學期修齊益壽老師的國文,教唐詩(課本用戴君仁《詩選》),上到杜審言這首〈和晉陵陸丞早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霑巾。
老師問:這首詩最好的地方在哪裡?「梅柳渡江春」怎麼解釋?梅樹柳樹怎麼「渡江」?
挑了幾個同學問,都沒說對;我在台下想破頭,也想不出來。終於,老師公布正解:
「梅柳渡江春」,春天到了,氣候變暖了,從最暖的南方開始,梅樹柳樹變綠了,漸漸的,北方的梅柳也綠了。這樣一天一天,梅柳從江南綠到江北,你去俯瞰這個變化,就是「梅柳渡江春」。
何等的大手筆!「雲霞出海曙」,新的太陽一升起來,下一句樹木就像推骨牌一樣從江南綠到江北了。
老師繼續讚揚作者的觀察力、想像力和這種「詩眼」,以及它與後文的關係;我越聽越是瞠目結舌。太精彩了,這樣一解,整首詩的氣勢一下子宏大起來,甚至有了些史詩的韻味──現代很多電影,會用快速播放的方式把一個地方一年、十年、百年的變化在十幾秒內表現出來,而杜審言是初唐的古人,已經想到這些!
目前分類:今古詩文 (14)
- Jun 28 Thu 2007 11:00
高樓漸市鎮,梅柳渡江春
- Apr 03 Tue 2007 01:01
大砲轟兮開他娘,數英雄兮張宗昌!
奉系軍閥張宗昌,一個大老粗,打下山東後,附庸風雅,也來作詩。雖然世人多把他的詩當笑話看,但我卻是真有幾分欣賞的。詩講究氣韻,又要求想像力,張宗昌至少在「氣」和「想像力」上是不賴的,其直抒胸臆,有啥說啥,不論是狂妄還是愚魯,也比大多數文人都要豪爽多了。風格鮮明,讀其詩如見其人,大多數二三流詩人做不到這一點,不入流的張宗昌卻做到了。
張宗昌在山東有找一個清末的狀元王壽彭當他的教育廳長,時人傳說王狀元有教他寫詩、幫他改詩,有人問怎麼狀元就教出這種薛蟠體的詩呢?我認為如果此事為真,那正是王狀元的聰明之處,投其所好嘛,而亦不害斯文。
大家去姑茍一下張宗昌,很多文章都只說他的詩是「笑話」,還有說只要稍懂一點詩的人,都不會承認那是詩,頂多吼叫而已。我認為大大不然!我也算是詩人,我就很欣賞這老粗!雖然他是個渾蛋中的渾蛋,但是不以人廢言,他畢竟直直寫出了一種饒富感染力的真性情!新文學運動以下的中國詩史,不應遺漏此張宗昌--這個白話的、中國的、人民的(他畢竟代表了一種人民)張宗昌!
下錄網上流傳的張詩五首。
俺也寫個大風歌
(版本一)
大炮開兮轟他娘!
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
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版本二)
大炮轟兮開他娘,
- Feb 27 Tue 2007 19:20
現代中國舊詩抄
先抄幾首在《燕山詩話》讀到的好詩,爾後看到好的慢慢都補上來,有人知道1949年以後中國大陸出的舊體詩佳作,懇請提供,不過毛澤東的不用,他的全集太好找了。
來源:羅孚《燕山詩話》,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
楊憲益 自嘲詩(篇名、年代待考)
左傾幼稚尋常病,樂得清閒且賦詩;
致仕懸車開會少,入冬貪睡起床遲。
青山踏遍人將老,黃葉聲繁酒不辭;
久慣張弛文武道,花開花落兩由之。
*左傾幼稚尋常病-黃苗子注:「公病暈,覺一切事物向左旋轉。」
黃苗子 擬集成語為詩,忽接羊公佳什,糊里糊塗,湊成一律(年代待考)
自碰燈桿自拐彎,有心出岫卻還山;
左傾幼稚尋常病,右劃年光特別閑。
車到山前必有路,事非經過不知難;
白蘭地續茅台酒,今古奇觀一啟顏。
- Jul 24 Mon 2006 00:12
讀杜甫〈十七夜對月〉
杜甫〈十七夜對月〉:
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捲簾還照客,倚杖更隨人。
光射潛虯動,明翻宿鳥頻;茅齋依橘袖,清切露華新。
題目就下得好,詠十五的很多,十六也滿月,然而剛過滿月的十七?「秋月仍圓夜,江村獨老身」,這情景一拈,味道就出來了。
未解的是「潛虯」和「明翻」,這是在講水裡的倒影吧,潛虯是什麼?山?還是水底原來的景物?「明」與「翻」字也都還得解釋一下。
「橘袖」又是什麼?和屈原的〈橘頌〉有關嗎?
- Jul 23 Sun 2006 23:50
讀《稼軒長短句》筆記
讀《稼軒長短句》。我能從裡面取法什麼呢?好像不能取法什麼,他的詞總不像歌詞,而就是「長短句」,是傾訴,倒苦水式的傾訴,然而傾得沉鬱、悲涼、壯闊。
卷一開卷的〈哨遍〉即以莊周自況,該怎麼說呢?我筆記:「他知道相對的道理,也想達觀,但終也沒能跳脫出來,只好清溪一曲,聊抒胸臆而已。」
後摘錄張德瀛《詞徵》說:「稼軒詞趣昭事博」,好個「趣招」──意思明顯。其實稼軒詞來來去去就那幾個意思,而以「博事」反覆強調之。為什麼他那麼愛用典,詞裡故人故事那麼多呢?──因為他寂寞,只有古人可以當他朋友。換言之,他只能以古人的故事來支撐、慰藉自己。其實,我們不也多少是這樣嗎?只是我們比他幸運,我們還有可為,時代還沒到那麼絕望的地步。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看了篇後一長串詞話才明白,此詞非得政治解讀不可,果然一這樣看就明白了。「更能消、幾番風雨」,就是「還能撐多久」;「匆匆春又歸去」──時機又流逝了,不管是攘外還是安內的時機,反正都沒幹,就這樣過去了。陳亦峰《雲韶集》:「怨而怒矣......其免於禍也幸矣。」信也。王闓運《湘綺樓詞選》:「算只有三句,是指張俊、秦檜一班人。」
改天要找王闓運的詞選來看看。
〈哨遍〉:
蝸角鬥爭,左觸右蠻,一戰連千里。君試思、方寸此心微。總虛空、並包無際。喻此理。 何言泰山毫末,從來天地一稊米。嗟大少相形,鳩鵬自樂,之二蟲又何知。記蹠行仁義孔丘非。更殤樂長年老彭悲。火鼠論寒,冰蠶語熱,定誰同異。
〈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 Jun 23 Fri 2006 02:30
大陸高考作文集錦─2006天津地區
在PTT笑話版看到此文,未知原址,相當精彩,大陸的高考作文!光看還不過癮,這裡我也評點一下。
作者 youtien (過了一天又一天) 看板 Youtien
標題 Re: [轉錄]大陸高考作文集錦──2006年天津地區
時間 Fri Jun 23 02:24:25 2006
───────────────────────────────────────
※ 引述《youtien (過了一天又一天)》之銘言:
: 1﹐盡管司馬遷多次遭受宮刑﹐但他忍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痛苦﹐還是以頑強的毅力\
寫出
: 了偉大的《史記》。
: 【快評﹕一次還不夠﹖還多次﹗嗚呼﹐可憐的司馬遷呀﹐生不如死啊﹗】
顯然是因為中學有上過《史記》,沒話找話說的考生總也不缺。
: 2﹐有人說人生有三大恨事﹕一恨鯽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恨我忘了﹐不過\
我想
: ﹐第三恨應該是﹕三恨願景泡湯。
: 【快評﹕這人生三恨令人大開眼界﹐哪一恨都說得不錯。加十分﹗】
- Jun 22 Thu 2006 22:56
眾星落海成浪
本寧的詩句「眾星落海成浪」,真是好意境。億萬星光,投到海面上閃爍得多麼耀麗,但又旋起旋滅地隨著波瀾隱沒。
海面生滅的星光,只是星星在這個地球上的投影,雖然這一瞬還在,下一瞬就沉沒,代以下一波了,可是光源本體始終在那邊,在遙遠的宇宙。人又何嘗不然?大家所看到的,都是人人我我在這世上、在別人眼裡、在媒體、在網路上的投影,你要在這海中奮鬥,就免不了失真、免不了湮沉,而千萬光年以外的你的本體,是那麼的孤獨。任憑你有比太陽強上一千萬倍的能量,投影到這片海上,也只是一個五六等的小點。但你不能不在乎這片海,因為其他星球不是你的寄託,也無可讓你寄託,而你總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光芒得到反射,縱使遲了千年,又只有微不足道的一小點也好。
作者 hsingpen (→最近花太多時間在B上¥) 看板 az
標題 方舟
時間 Mon May 22 00:39:26 2006
───────────────────────────────────────
方舟
贈夕留姐姐
「我可以隨你歸去嗎?」
從夢境,從傳說的桃源洞口飄落下未乾卻已泛黃的墨跡
- Apr 27 Thu 2006 18:48
「去到盡處」的典範:再談《英雄志》主題曲的編寫問題
「去到盡處」的典範:再談《英雄志》主題曲的編寫問題
《英雄志》的主題曲,現已知有專業人士專責編寫了,只還不知歌詞會找誰寫──我等觀眾,是否也能有填詞候選的機會?如果有,我會盡心盡力去作。不過在此之前,還是先談談這幾天想到的,另外幾項我對《英雄志》乃至許多武俠劇主題曲的看法,或可為詞曲作者參考。
首先是老話一句:「詩窮而後工」。
文學藝術,尤其是詩歌,總要把身心都投注進去,去窮究、去琢磨,才能接近最高境界。孫曉的《英雄志》,做到了這一點:字裡行間,人物的靈魂躍然紙上,這都是因為作者確實花了心血,而且超過六年。這將是《英雄志》主題曲編寫的最大困難──你奉命或只是因興趣要做的這花邊綴飾,配不配得上那生命鑄成的干將莫邪?
除非你也有那種可以為一個信念、一種完美將身心全部投注進去的素質,能以「亦予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精神去從事。許多詩人、藝術家看來有些神經質,都是因為這種執著。如果缺乏這種素質,或者這執著的傾向沒有那麼強烈、純粹,即使有好的技藝,也很難寫出真能打動人心的作品,如周邦彥。
還好,這種精神,並非有就有、沒有就沒有,而是可以培養、醞釀的;自己缺乏,還可以從他人身上尋找,尋找靈感,尋找魄力。
《英雄志》的魄力在哪裡?在那種「去到盡處」的決心,以及在面對那路程上的種種艱險、心靈中種種迷惘之時的蒼茫。
華語流行歌曲、歌手中也有這種魄力的,極少,而那極少數,也或未臻至境。倒是傳統戲曲的名角,應還有不少能表達出那種感覺──因為他們自己便是那樣過來的,只是,還不知戲曲中有無近似《英雄志》精神的本子。
這裡則就詩詞而言,舉一些可以幫助醞釀的典範吧。
‧ 屈原:不朽的《離騷》,論人生、藝術上的「去到盡處」,他是詩史上的第一,至今難以企及。不過其文辭和今日差太多,即使有文史背景者如我來讀也要靠注釋,謹推薦山東張煒的《楚辭筆記》,此書不煩於章句訓詁,而直達本心地發抒其情意。此書兩岸都有出版。
‧ 曹操與陶淵明:一個是在亂世中拚得了半邊天的成功者,一個是逃開亂世保全身家,也算成功。他們的詩都不簡單,在看似平淡或相對簡樸的表面下有萬丈波濤。建議參考顧隨先生《駝庵詩話》中的相關心得,顧隨先生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好像有出,台灣則有桂冠出版,葉嘉瑩先生的《迦陵學詩筆記》上下冊收錄之。博克萊購書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88152
- Apr 23 Sun 2006 08:42
詞林小徑花間譜
「詞林小徑花間譜」,張大春在News 98電台和網友一起填詞、琢磨詞譜的討論串,水準相當高,強力推薦。網址:
http://www.news98.com.tw/dispbbs.asp?BoardID=8&RootID=1090775&id=1127189
- Mar 24 Fri 2006 18:25
歷屆台北市外勞詩文比賽
在羅浩原kamadevas的部落格「蔗尾蜂房」中找到我找了許久的台北市歷屆外勞詩文比賽得獎詩文了,讓我們看看這些外籍朋友的詩多麼純粹吧!即使經過了一層翻譯,還是可以感受到其中流淌的厚重生命。
第五屆台北外勞詩文比賽(2005年)回顧
第四屆台北外勞詩文比賽(2004年)回顧
第三屆台北外勞詩文比賽(2003年)回顧
第二屆台北外勞詩文比賽(2002年)回顧
第一屆台北外勞詩文比賽(2001年)回顧
前幾年我看到的是第二屆,二○○二年,印象較深的是第二名,轉錄如下;大家也可以連到kama的站上去看歷屆精華。
[台灣,一個讓我築夢的國度]
--Blessie B. Landingin(菲律賓),楊大華、可白 譯
臺灣 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地方
高樓聳立 人群熙來攘往
是漂泊者得以依靠的避風港
季節的風,輕拂著公園的林梢
白天 人們沈浸在豐富的文明裡
在溫暖的陽光下思考
- Jan 25 Wed 2006 18:57
海巡報案一一八
海巡報案一一八
有求必應不拖拉
解困排難立時到
犯紀違法馬上抓
- Nov 09 Sun 2003 15:13
陳胤〈詛咒-九年一貫教育基礎班研習心得報告〉
今天讀到了一首好詩。
胡立志貼了一個「教育之火」論壇網頁(http://home.kimo.com.tw/edufire2002/),我在其中看到一篇〈謊言〉,裡面就有這首〈詛咒〉。論技法沒什麼特殊,然而真實就是好。如下:
http://home.kimo.com.tw/edufire2002/files/15.htm
秋天,教育荒原。美麗 且
虛偽。一隻孱弱的螞蟻
自一堆黑色工業廢棄土中
爬出。牠撥撥陣亡焦黑的學生制服,然後
以一張官商勾結的測驗卷向天空
詛咒:親愛的撒旦,請讓那些
吸吮弱勢小孩血淚以豢養自己名利的
決策者,長壽 且
痛。苦。久年一貫……
(詛咒/陳胤/九年一貫教育基礎班研習心得報告)
- Oct 24 Fri 2003 15:12
唐宗漢〈幻象〉解釋
〈幻象〉解釋
以下試解釋唐宗漢〈幻象〉一詩,或許還有錯誤與不完整處,希冀識者補充指
正。
幻象 /唐宗漢
喚詩人於文本的夢吧
且灑知識在楚狂的玉杖
維特的羽筆 繆思的琴
讓早已忘情的世界擁有
妳的名字我的聲音
注文本於知識的口吧
且藏真理在兩河的麥穗
德里的蒲團 西岐的燈
先知默默傳著古老的話
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尋知識於真理的眼吧
- Jul 15 Tue 2003 13:31
〈氓〉賞析
《詩經‧衛風‧氓》
這是一齣典型的愛情倫理劇,女的被男的騙了,結婚後越過越糟糕,因而回
首當初。全詩六段,每段十句,每句四字,每一兩句,都是一個畫面,讀來宛如
觀影,它的文字、情節、技法均極質樸,而極高明,我看了一遍,印象深刻,再
看幾遍,就把它背下來了。我讀的《詩經》是臺灣古籍出版社的版本,唐莫堯譯
注,上面說這首〈氓〉給後世《孔雀東南飛》提供了範本,這就讓我來詳細賞析
一番。
氓之蚩蚩 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 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 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 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 秋以為期
從兩人相識的開始娓娓道來,這一段是回憶,而且每一個畫面,都是回憶裡
面最重要、最深刻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