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隨筆雜記 (8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到香港了,到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博士班了。

抵達宿舍,我先前好運,抽到單人房,而且離自動販賣機(泡麵、飲料)最近,
怎麼會這樣?!還好我對飲料免疫,泡麵則是餓到極點時的最後選擇。

稍加安頓,出去吃飯,先試試學校食堂,果然和天底下其他大學食堂差不多爛,
雞排火腿蛋飯25元,全都是大路貨,拼起來淋個鹹鹹的橘色醬就上,配幾朵吃起來有
洗潔劑味道的青菜。如果其他幾間食堂也這樣,泡麵在我心目中的排名就要挪前了..
....

還好走一段路搭地鐵(九龍塘站)就可以去鬧區。坐到旺角,在女人街攤販買了
雙拖鞋,電腦中心多買個轉接頭,中國移動買兩張儲值卡,一張打本地一張打台灣。
吃恭和堂龜苓膏(45!),加三粒茶葉蛋(11),吃一粒帶兩粒。聽街頭歌手唱了首頗具
水準的《情義倆心堅》,第一次聽到,好歌。

回程走了不同的路,繞了一下,最後坐公車才回到宿舍附近。這幾天再多認認路
就好。宿舍到地鐵站雖不遠,也不近,如果有一台摺疊式腳踏車就好了,我可以收在
房間裡。但香港路邊能停嗎?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May 18 Wed 2011 15:12
  • 發力


三月中收到消息,我申請香港研究生計畫獎學金通過,之後開始辦理相關事
宜,今天又收到宿舍的確認表格,辦好以後,如無意外,我八月底就要去香港浸
會大學中文系報到,開始我的流行歌詞研究計畫了。

高中畢業將近十年來,每過一段時間,就會聽說某位以前很混的同學,例如
豬頭,拚命用功了一段時間,然後重考考上法律系之類的消息;過幾年,又有像
王希文學長從金融業轉回志趣所在的音樂,還到了課程極硬的紐約留學修煉,然
後汪正一也去了,豬頭也考上律師;也有陳文政學弟已拍出了紀錄片......關注
著他們的近況時,我都想:他們已經在「發力」了。而我呢?

直到今天,我一直沒有真正拚命用功過:考大學時按進度複習就上了,在台
大混個四年就畢業了,當兵除了最後一個月搞總局督導也都在混,北大三年我也
僅僅過關,而未有可以自豪的成就。一路走來,我都過得太容易,雖然大二就出
書,也沒有持之以恆地投注精魂在創作上。時常問自己:同學們已開始在各行各
業發力了,我呢?等忙完這件事以後吧;好容易忙完了,玩幾天吧;然後就到了
今天。

無論怎麼說,沒有理由再拖。現在一切條件俱備,再不起跑,更待何時?同
學們我來了,大家相互砥礪,一起發力吧!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讀聲韻學,得知學者考證漢語的上古音有「雙聲母」的字,所謂雙聲母
就像please的pl-,bless的bl-。上古「孔」字相當可能讀作klung,證據一是世
界上各種古代語言都有雙聲母,主要是人類模仿自然界各種聲響而來,後來才漸
漸簡化;證據二是與「孔」同聲母的字後來有些歸入k-、有些歸入l-;證據三是
現代漢語還有「窟窿」一詞,可以明顯看出是從klung分化而成;此外,漢語也有
許多「叮鈴咚隆」「唏哩呼嚕」之類的狀聲詞,唸快一點,「叮拎」就是一個字


書上說:中古音與近代音沒有雙聲母,不代表上古音沒有。──那麼,現代
還會出現雙聲母的字詞嗎?

會!

這兩年台灣新出現一個詞:「bling bling」,如「穿得bling bling」,狀
閃閃發亮之聲貌,不知道是哪裡開始的,但經電視傳播,現在已經頗流行了。這
bling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雙聲母字,而且和「叮拎」「窟窿」等語一樣,有著漢
語的風格,但也是任何一種人類語言都可能出現的。

這也可以為上古音有雙聲母的說法更添一道旁證:現代人也會時不時發明一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ku 1924

民國十三年北京大學史學系的課程指導書及說明。另見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Home/PKUHistory1924.jpg

掃瞄0002.jpg

(另見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Home/PKUHistory1920s.jpg)

2009年尚小明老師近代中國史料學課程所發講義:四段資料,反映民初朱希祖主持北大史學系時期,是受怎樣的西方史學思潮影響,而來規畫課程的。老師說:這一套課表實行後反應不佳,「各種科學的學術史」都講,使學生備多力分、樣樣稀鬆,各學科貫串不起來;而那幾年北大史學系的畢業生,後來也一個都沒成為知名學者。這之中就可引發許多論題了。

前人當年所實驗的課程改革,不免有許多盲點,有些甚至代代相沿一直傳到今天。而今尚小明老師從學校檔案室裡爬梳出了這些故紙,當可多方啟發我們歷代同學;台大歷史系傳承了許多老北大遺緒,尤可參看。

當時老師沒發其他學年、其他時期的課程綱要,否則這一段歷史教學的演變將更明朗。老師上課時還說了很多,我沒記得詳細;所幸剛剛上網一查,老師已於2010年3月出版《北大史學系早期發展史研 究》(北京大學出版社)一書,有興趣的同學師友不妨參閱。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月去敦煌的時候在《南風窗》上看到一篇文章談日本去年最紅的小說《告白》;
現在它電影上映,我看到電影版一片好評,就去看了。果然好。

劇中反映的人性是:人都會傾向把別人當笨蛋或妖魔鬼怪,以支持自己或同儕的所
作所為。聰明學生A把別人當笨蛋,希以奇特事功證成自己的優越;「失敗品」B也在同
一心理的反面作用下,殺了小女孩來證明自己。女老師在女兒還沒死時的早先,已和同
學刻意保持距離,雖亦為自保,但心中也是把學生當白痴──後來在復仇過程中就是明
說學生是白痴了。天真男老師被那群中二生當笨蛋耍;這一班中二在一年級時便把森口
悠子老師當笨蛋,殊不知女老師其實對青少年心理明白得很,完全知道如何會導致霸凌
,怎樣會讓事情更糟,然後把這一套教育心理學盡數用到了復仇上面。

「天才」少年A真正開始崩潰的時候,是他發現他不能再把女老師當成白痴的時侯。
正妹班長被取「美呆」這個綽號,同時她內心把所有同學視為瘋子、白痴,然後和不那
樣白痴的殺人者A在宿命與群體霸凌的安排下吸引到了一起;然後她發現了A其實也就是
一個童年失歡的戀母兒,A也驚然發現她不再只是一個可以消磨時間的蠢玩伴,便氣急敗
壞地殺了她。A一方面渴望得到世人尤其是母親的肯定,一方面以「別人都是無足輕重的
白痴,殺了也沒關係」這種心理來武裝自己;在這樣的心理下,自己死掉也是無足輕重
的。所以復仇的女老師不殺他,而是安排他最後把自己的媽媽炸掉,並現身告白一切,
徹底摧毀了這個死小孩的人生觀。這才完成了復仇。至於A的老媽有沒有真的被炸掉?雖
然小說中說老師後來把炸彈組裝回去了,有真的炸掉;但我認為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召筆記


教召兵不是少爺兵,是大爺兵。第一天下午,在教室看影片,內容是本旅為了迎接我們這群教召員,從年初開始便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只為給我們這群大爺兵最舒適的生活條件......我頓覺無比的魔幻荒謬。然而既被來之,爽的也是自己,也就只有安之了。

現在的軍用水壺,是軍用水壺形狀的「維大力戰勝純水」,900cc。

現在斗煥坪的營站是萊爾富。我第一次看到一家便利商店,進去一照面就是滿滿一排泡麵。

中山室電視是奇美液晶電視,新品,三台。有線電視訊號清楚。

從旅長營長到協訓幹部到我們這些召員,大家都很客氣,和樂融融地走完了這七天的過場。

飯菜以軍隊的標準而言算是好的了,你又能要求什麼呢。最後兩三天台北市政府給我們送了橘子慰勞,我大叫「媽的,買票」然後照吃。

所謂教召唯一有意義的,就是告訴你有事的時候要到哪裡去死。

週三晚上國防大學藝工隊來表演歌舞。歌舞的水準和演員的姿色不重要(雖然有些還長得不錯),可觀的是節目和曲目所透露的意識形態信息。

想,文工團、藝工隊的表演節目,最能反映官方對於流行文化、社會主流觀念及國家機器意識形態的一種最妥協的想像,其所呈現的就是上面幾項的耦合。一旦帶了這個文化研究的眼光去看,那些制式的節目都有趣了。蓋主事創作的人員,雖然必定要是保守的,但因為任務的要求便是撮合「流行」與國家機器意識形態,於是在無趣的妥協中,或也反見創意。雖然這種創意是一種無聊的創意,但深具文化史上的意義與價值。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youtien (大叮噹) 看板 Youtien
標題 《父後七日》字幕的英譯問題
時間 Fri Sep 17 23:17:35 2010
───────────────────────────────────────


我看《父後七日》的時候,多留了一個心眼,去注意它的英文字幕,尤其是
詩與歌詞的英譯。民俗的東西難翻,因為難找相應單字,但也因而有趣,且值得
探討──英文字幕的水準,必定影響外國觀眾能否不失真地接收片中信息。

像有一段,演員提到某種藥酒(忘其名)的時候,英文字幕就打vodka,這樣
不好,那種藥酒和伏特加不知差多少。竊以為不如直譯為xxxxxxx wine。

另外有一兩段處理得不錯,似乎是講「腳尾錢」還是什麼的時候,字幕有括
弧夾註謂這是什麼用途的東西。是該這樣做,雖然如果都這樣做的話螢幕可能會
很擠。

詩詞部份,道士阿義彆腳而別有滋味的國語現代詩,英譯雖也直白,但似未
能傳達出那種彆腳的韻味。這也難。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讀詩詞,長久以來有一個問題一直沒問:

書上說,「平仄」的觀念,是到南朝沈約「四聲八病」說定型的;詩文講求
對偶,也是在六朝大興。

可是,我讀最古的《詩經》,裡面的韻腳,就已經平仄分明:大部份作品,
押平聲韻的就一路平,押仄聲韻的就一路仄,直到轉韻才改,好像沒有平仄混押
的。文辭上,對偶句也比比皆是。漢朝古詩十九首對偶句也很多,不屬於詩的「
順口溜」也多對偶句,且完全符合後世的平仄格律。例如,我最最喜歡的一句:
「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大佬倌孔融的人生志願。

那麼,為什麼這些平仄、對偶的規律,是到六朝時才整理成系統呢?從早先
千百年那麼多的典籍詩文來看,我們早在格律上有充足的實驗。六朝以前,就沒
有探討這方面規律和技巧的篇章嗎?六朝以前的士人、文人對這些又有什麼看法


請方家解惑。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恢復更新,先來幾篇隨筆。


  以下轉貼自台大校訊:

本校現有校屬4棟教學大樓及新建教學大樓1棟,經行政會議決議,配合杜鵑花節辦理重新
命名活動,經校園網路、校內重要通告、臺大校訊及e-mail等方式傳達各教職員工生及校
友參與,續依回覆彙整成果交由總務處分別召開2次會議後,決議名稱如下:

(一)共同科目教室:共同教學館。
(二)普通大樓:普通教學館。
(三)新生大樓:新生教學館。
(四)綜合教室:綜合教學館
(五)教學一館:博雅教學館。

  無以置評。



  世界盃,德國章魚言中,世上在球王比利之外又多了一個妖怪。好在這隻章魚應該活不到下次。人類應該由此認知,神準預言的能力對於賽事是很掃興的事。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北京愈來愈難連上這裡,透過代理連上也無法更新,所以我在鳳凰網開了一個博客「胡逆天.又逆天」,算是在大陸的一個基地,目前還沒什麼東西,會看心情逐漸增加。網址:http://blog.ifeng.com/1326767.html

  趁著能上外網的機會,把最近幾期的週報也更新了,請上http://www.youtien.idv.tw/ytzb.htm。



第十六號 2008.3.17 - 3.23


馬英九、蕭萬長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

.照片集

.徐和謙:台灣內閣裡的周恩來迷

.歷史與正義

.文明與野蠻

.公投與我的混亂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奶奶長輩的故事。

  浙江金華鄭家一個女兒出嫁了,嫁給附近一座山上門當戶對的人家,那一家
也有錢,但沒鄭家有錢。丈夫對她還好,婆婆則看不順眼媳婦,使喚來叫喚去,
動輒找碴辱罵,男人也不敢說什麼。媳婦不堪折磨,派人帶信向娘家哭訴。

  鄭氏的兄弟知情,義憤填膺,騎馬上山來理論:我家姊妹嫁妝、禮節、教養
一樣沒少,你們究竟有什麼不滿意?婆婆不理:反正她現在是我們家的人了,吃
我們用我們的,就要聽我們的。

  鄭家兄弟再三理論,仍然講不通,最後怒道:好!那我們就不用你們家的東
西,吃什麼用什麼都我們自己送,僕人也用她自己陪嫁過來的丫鬟,不花你們一
分錢!

  婆婆說:房子還住我們的。

  鄭家兄弟:我們自己在外面給她蓋個小屋!

  婆婆又說:水還喝我們的。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年快樂,碩鼠其昌!

    爺爺的小故事

  爺爺生於民國七年,是黃埔十三期、陸軍大學二十一期的,抗戰時先在重慶當教官,後參加過湘桂黔會戰;來台後為孫立人案牽連而被冷凍,五十二歲以上校退伍,去中學教書,其同期後來都能升到中將以上。下面記幾個與他們和軍隊有關又無關的小故事。

    還是要搜

  爺爺的同學、戰友常來家裡打牌、聚會。小叔叔十幾歲上初中時,有一次,他們問:「我們去山上玩,要不要一起來?」小叔叔想著好玩就跟去了。於是幾個少將打個電話,就叫了一輛吉普車,一路開到霧社。霧社入山之處,有兩個憲兵看守,把車子攔了下來說要搜車。當時車上的人穿著便服,從外表看不出身份,便掏出補給證:「你看看我是誰?」

  憲兵看了,敬禮道:「長官好!」

  少將問:「還要搜嗎?」

  憲兵:「報告長官,還要。」

  「為什麼?」

  「老總統在上面。」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哥前幾天回台灣了。晚上到他房間,他正躺在床上拿著一本舊書看;看到
我走進來,老哥瞄一瞄旁邊幾排書架說:「這裡還是有很多有趣的書嘛,奇怪的
是,我以前居然差不多都看過了。」

  書架上,從西方古典文學(中譯或英文)、科普、數學、中國古典小說、散
文,到藝術、電影、小說、經濟學、金融什麼的都有。都是他以前買的。

  「在國外看什麼東西總是有點不習慣,一回來才知道問題在哪裡:原來我的
腦袋是直排的。從小時候就這樣被制約了,看書還是看豎排的舒服,作筆記也一
樣。最好笑的是北京人看到我寫直的,還問『不是日本人才寫直的?』媽的搞清
楚他們是跟誰學的。」

  腦袋是直排的,這句話我記下來了。然而老弟我卻沒有橫排豎排的問題,我
都沒有障礙,這又是為什麼?大概我小時看的書雖也直排居多,但是三歲就開始
玩電腦,五六歲就碰中文系統了,所以橫排也很習慣。就是國中以後畫漫畫,也
因為本子是從左到右翻,就自然地從左到右畫到現在了。然而,我高二作品《漫
畫九四七》第四回有一部份是給宋冷畫,宋冷在裡面寫字卻是直排,而且是從左
到右的直排,怎麼看怎麼彆扭,但後來我在其他地方也有看過這種寫法,真是亂
了;《小叮噹X #7銅鑼燒》在PTT上發表時,也有個推文抓我說漫畫的分
鏡應該是右上到左下;這位網友未免死板了一點。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月二日 三

  新的一年到了。在動筆與期末論文奮戰前,先寫幾段散文暖暖手。

  作為歷史系研究生的第一個學期即將結束;每到夜半,想起最近所學,和這世上種種思想、觀念領域的問題時,我最近越來越常有這種感慨:

  我是讀了多少年的書,才走到了現在這一步的啊。

  然後是感恩,對我們人類歷史上的賢人與智者。道家向我揭示了權力的虛實,儒家給了我秩序與秩序底下的參照,佛家教我超越執著然後更能回向現實;西方哲學教我邏輯,文學使我得以接觸中文與英文世界中的心靈與智慧,史學與社會科學使我得以通曉人性與事物的複雜,數學與自然科學令我明白且樂於明白宇宙運行的規律。以上這些綜合起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或曰感天應人,似乎已不是什麼難事了。

  我很幸福,我感到我是自由的。多麼不容易,人類花了幾千年,才把這些道理摸了一部份出來,而今只要讀十幾年書,上上課,上上網,這些全在你眼前;只要願意去學習,這些知識就在你掌握中,隨時能轉化成智慧。

  雖然我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只讀到中學程度,雖然我對政治權力運作、金融遊戲規則也缺乏深刻體驗,雖然我在史學本行也才入門幾年,但至少,我不是蒙昧的人了。我對世界有概念,我知道學問是怎麼一回事,我有自己的感知與判斷能力,我敢懷疑,我也願意謙卑,我再不會被什麼人什麼觀念長久地蒙蔽。我是一個覺醒的人,我知道怎麼察覺自己的缺點,處置自己的欲望,或者改革,或者接受。

  我感恩,我終於成為了一個能夠心平氣和地對待事物的明白人。讓我走到這一步的,是這地球上的資源,發達的科技與文化,相對開明的政治,還有讓我不虞匱乏的家庭。

  一般講感恩的,常常沒講到後面的兩個字「載德」,我認為這「載德」才是重點:你要把這德性發揚開來。但這個「德」是怎麼一回事?每個人的定義就不一樣了,扭曲和欺騙也就發生了。

  古聖先賢做了幾千年學問,就是為了破解這些扭曲和欺騙及其根源(當然,也有意在更精巧地利用這些思想道德的力量的);而今,讀了十幾年書,外加課堂、網路上的見聞,我總算是比較明白的了。我真希望大家的思想都和我一樣自由,乃至比我更明白、覺悟得更透澈。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551起床,穿好衣服拿上行李出發,一出校門就有計程車,兩輛,都是堵在
校門等客的。到機場88元,東航班機0850起飛到濟州島,兩小時半抵達,當地時
間1230(時差+1),在候機室看電視,電視上是醜陋而造作至極的西洋摔角(韓
文解說),韓國人果然「尚武」。1340(我們的1240)遠航班機起飛,1430就到
台北了。拿行李,搭飛狗巴士,四點到台北忠孝復興站。搭一站,走回家,喝,
仁愛國中變樣了。四點半,我回來了!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東.來.順!!!

  八日週五下午,老哥來京出差;週六晚上,大董烤鴨,他和女友和我,三人吃到撐,吃完去後海逛了一下。週日中午,王府井大街,再戰東來順!

  燒炭的鍋子,調好的醬料,一盤盤肉,做得極好極香的芝麻燒餅,以及「信遠齋」的酸梅湯。百年老字號,的確樣樣都信得過。為什麼他們要用這種鍋子呢?你有興趣可以問,但讓我們先相信歷史,先相信這是幾百年實驗至今最適合這種吃法的火鍋,先相信他們調的醬是最能帶出羊肉味道的醬,先吃,就對了。

  老哥從開始讚嘆到最後,不住說紐約多沒意思,根本吃不到這種等級的東西,還是中國好。吃一吃,又開始回憶台北的山西館「上園樓」,說那是台北最好的涮羊肉火鍋店,可惜你小時候沒像我常常跟老爸他們出去吃。(這也沒辦法。當我長夠大可以跟老爸他們去吃喝閒扯時,他們已經不敢再隨意大吃了。於是老爸的興趣,便從自己吃轉移到看我們吃。)對,然後老爸每次都叫一大堆菜,老媽每次都叫「太多了」(然後老爸說:「沒有啊,一點點嘛。」)然後還是嘩啦嘩啦全部都吃完。

  老哥:「以前我們家去山西館是叫了幾盤肉?二十盤?」

  我:「又來了,這就是顧頡剛所謂歷史『層累地造成說』。事實上當年是叫了十盤還是多少,然後這數量隨著歲月不斷增加,什麼十二盤十五盤十八盤,現在到二十盤了。」

  那家店很久沒去了(忘了是關門還是換老闆以後品質丕變),我已經忘記老爸豔稱至今的「十盤」(或十五、十八、二十盤)是發生在我幾歲的時候。這歷史記憶的丟失或缺憾,就在東來順彌補吧!

  於是老哥一邊吃,一邊放肉放菜,一邊指揮調度(飽啦?這麼快就不行啦?這樣不行啊,還有這些,一下就吃完了嘛。吃。)一邊講故事,講給他女友聽,講給我聽(我很樂於複習),也講給自己聽。

  三個人吃了492人民幣。要是在台北,同樣水準的,這價錢得翻兩三倍;美國?多少錢都吃不到。「真的不貴。」老哥說,中華飲食文化最優秀的地方,就在:最好吃的東西來自平民社會;最好的餐廳,都不是特別貴的餐廳。西餐和日本料理,上焉者許多都走貴族路線,搞出一堆噱頭和一堆又貴又爛的餐館(真好的也不少,但多半更貴)。相比之下,中國菜真是太可愛了。

  這時,鄰桌坐下了一對老先生和老太太,我說:「看,紅光滿面的老人。」他們洋溢著充悅和厚的神情,我們看了,也相當快樂。老哥點頭:沒錯,中國菜,就是快樂。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homepage.ntu.edu.tw/~b94103043/ytzb003.pdf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北大,多了個郵箱,不用白不用,且在此公布:youtien@pku.edu.cn

  台大的郵箱基本上還會繼續用。不過因為我這個月沒交國際網包月費(30元80小時,50元160小時,90元不限時,並不便宜),所以只能上大陸的網站,去境外就得要透過代理伺服器,而郵箱的代理不好搞,台大又有設SSL讓我沒法在網上用北大網路信箱收外部郵件,所以我得要找到能直接用我電腦上國際網的機會才能用台大的信箱。

  總之,身為一個從三歲開始玩電腦的文科生,我一定會搞到不用多交錢(每月基本費才10元)就可以來去自如的方法的;此非關金錢,乃是自尊。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媽叫我每週寫篇週記回家,我想既然如此,那就做得好看、完整並且有用一點好了。這樣,不只可以給家人看,也可以給同學、朋友、師長看;更重要的,給我自己看──課堂筆記、讀書摘要都可以在此整理,這樣,我也會有比較多動力來做這些功課。而如果我每週一篇這樣寫下來,過一年就可以出書了,三年就是三本。

  所以,要訂的,來信通名並告知電郵吧。第一期有2.8MB,因為放了十幾張照片,而我也懶得把它轉成網誌格式。

  如果你和我沒有特別的交情,也只是想看好玩的,可以不用訂。我裡面如果有寫什麼值得發表的東西,我就會公開的。

  這裡先放出第一期的電子檔,pdf格式,1.1mb。借學弟的空間放的,空間不大,放不了多少,以後應該還是以寄的為主。

    《又天週報》發刊詞

  我考上北大歷史研究所,到北京來了。老媽叫我每週寫一篇週記回家報告情況,我想既然如此,那就做得好看、完整並且有用一點好了。這樣,不只可以給家人看,也可以給同學、朋友、師長看;更重要的,給我自己看──課堂筆記、讀書摘要都可以在此整理,這樣,我也會有比較多動力來做這些功課。而如果我每週一篇這樣寫下來,過一年就可以出書了,三年就是三本。

  一些作家是先寫,累積多了才想到結集;我這種則還沒動筆就想到出書,乃至給後世留史料,這在文學上好像叫作「後設」,在史學上,我不知何以名之,大概叫作某種「自覺」(self-conciousness)吧。當然,懂得這些名堂,並不保證我這週報就會多好看、多有價值,也不代表我就會刻意造作去逼近怎樣的規格、標準──然而,在心有餘而力能及的範圍內,我自然還是會寫到好看一點、有價值一點的。要之:想怎樣、該怎樣,就怎樣。

  我非常欽佩的學人雲中君(哈佛大學客座教授陸揚)在〈博客的今世前身〉一文中有謂:胡適留美時所作劄(ㄓㄚˊzha2)記,可以視為那個時代的博客,也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博客形式。我想,如果胡適生在這個時代,應該也會帶一具數位相機到處看到什麼就拍,存在筆記本電腦裡,然後通電郵、寫網誌,排版軟體之類也全都學到會,從此寫作編輯排版印刷上市都可以自己一條鞭搞定,或許還拍片,自己動手或請個人幫忙剪接、上字幕、整網頁等等。然後,或許被病毒全部摧毀,再痛定思痛,嚴防毒,勤備份,或者乾脆改用蘋果,然後或許因為想搞文史資料庫又不滿於電腦現有的功能,就跨行寫程式(程序)去了。

  我們於這些科技,一般也都只是坐享其成的使用者,但我有一點不同,就是:我和電腦是一起長大的。我三歲開始玩電腦,小時候夢想的是寫遊戲,後來雖讀了文科,對技術演進也未嘗太過疏遠。一個人小時候和貓狗一起玩到大,即使他沒去學和貓狗有關的專門知識,也能懂得貓狗的性子,知道人和貓狗的互動是怎麼一回事;我和電腦,大概也是這樣。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這些東西越來越普及了。文科生與電腦,一般給人的直覺是比較疏遠的,這情況慢慢在改變了。前幾年,是為了需要去學電腦,也只用文書處理、收發郵件一類簡單功能;如今,可能是自覺地接近電腦,學到能得心應手,發揮多媒體的潛力(目前,搞藝術的同學大都能夠如此);以後,則可能一切都自然而然了,會用資料庫會處理影像就和會讀古文一樣,未必要多上什麼課,成長過程自然就會碰到然後學到。到時,所有我們數得出來的學科,在電腦上都會有一兩門大家馬上能聯想到的獨門絕活吧,雖然事實未必然。就像我在台大校內藍球賽時所說的:「醫學系,一定很會幹拐子;法律系,應該很懂要怎麼犯規;戲劇系,大概很會做假動作;我們歷史系嘛......會收集資料。」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天下午歷史系迎新,今天下午是我們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的師生見面會,房德鄰老師主持,說明了一些選導師和選課的相關事宜,也談了一些學業應注意的幾點。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發表意識。在最後,老師不會看你外語多好、作業寫多好,老師就看你的論文,看你發表出來的東西。研究所的三年很容易就混過去,大家自己要注意有什麼發表的機會。舉個例子:兩岸三地研究生論壇,每年都辦,北大的如果報名,它基本上是來者不拒,而交通費也可以向系裡報銷,這是最容易的發表機會。如果不寫論文,寫書評也可以。

  現在我都盡量隨身帶相機了,會後就要求合照一張,由不是我們這專業的同學拍攝,給我們十幾人第一次見面留個記錄。

  會後去圖書館逛,在「北大文庫」翻了一下石璋如等編寫的《中國歷史地理》(文化大學出版),又翻了一下顧頡剛《古史辨》的自序。今天早上剛翻完一本《季羨林論中印文化交流》(來北大借的第一本書),內容我是看不懂多少,但重點是大師的治學態度。

  我把幾本看起來有點意思的書都照了相,有些還照了幾篇文章,只是網速較慢,上傳不便。以後我該在電腦裡把日記改成圖文版的來記。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