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死亡任務
國軍特勤小組與西方公司


劉文孝



「三十四中隊」特勤小組奉我空軍命令,替以「西方公司」為名的美國中情局,赴大陸敵
後偵查敵情,回航時在廣東上空爆炸墜機,十四名機緣全部罹難,出事原因「不明」。三
十三年後,罹難者家屬終於知道,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九日深夜所發生的事……民國三十
九年,韓戰爆發,美國政府體認到共產主義的擴張將可能危反其國家利益,於是反共與圍
堵戰略日趨積極。

不料,美國與中共的志願軍在朝鮮半島正式開打後,卻發現對中國大陸內部情報嚴重缺乏
,這才想起已被忽略多時的國民政府。


特勤小組


偵察敵情國民黨雖然遭到挫敗而遷居台灣,但不可否認,它是對抗共產黨最有經驗、鬥志
最堅強的團體。

於是美國政軍及情報部門,又火速地與國民政府重建各方面的密切連繫;其中,利用國軍
飛行員前往大陸境內收集情報的構想於焉形成。
最堅強的團體。

於是美國政軍及情報部門,又火速地與國民政府重建各方面的密切連繫;其中,利用國軍
飛行員前往大陸境內收集情報的構想於焉形成。

民國四十一年六月,由空軍總部作戰署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西方公司」,共同籌組了「特
種任務小組」;這個單位的任務規畫,乃是由美方提供飛機及必要器材,而由國軍飛行員
操縱進入大陸,利用機上電子偵搜儀器;收集中共的通訊情報,所有獲得的資料,中美雙
方共享,而國軍也可順便利用飛機,空投心戰物品及敵後工作人員。

民國四十四年,「特種任務小組」的管轄權轉移到空軍情報署。到了民國四十五年,該小
組又改名為「技術研究組」,對外則使用「卅四中隊」的番號,藉以掩人耳目。

空軍這支特種部隊自從組建以來,所使用的主力機種是享譽二次大戰的B十七轟炸機,航
程長遠而且載重量大,更重要的是它裝置四具螺旋槳發動機,可以飛得又慢又穩,這對飛
航安全是極重要的。

因為B十七的主要任務是偵察敵情,所以將原來配帶武裝及砲彈的重量,都用來搭載電子
儀器及多達十四名的機組成員。由於每趟任務最起碼都在八小時以上,所以機上每一項專
長的人員,都有替換的備用人手,以免精神與體力無法支持。

民國四十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卅四中隊的兩架B十七先後在夜裡向南中國海飛去,它們從
廣東省進入大陸,一架向東、一架向西,各自展開偵測的任務。


雙機出勤


共軍夜襲中共多年來對於我國軍飛機的夜間滲透均束手無策,主要在於缺乏可以在暗夜中
操控的攔截機;經過向蘇聯求援之後,此時剛剛在一批米格十七上加裝了夜間雷達,增強
了空前的威力!

然而這天夜裡,國軍一舉出動卻兵分兩路,使得共軍雷達站手忙腳亂!他們為了區分兩架
B十七,分別以它們進入大陸的先後,訂代號為「新竹一號」及「新竹二號」(因為中共很
清楚這些飛機都是從新竹基地起飛的)。。

「新竹一號」這天的任務區是在雲貴高原一帶,雖然路途航程較長,但沿途地勢複雜,B
十七貼著地面緩緩游走,令攔截機難以追獲它的行蹤。

所以當共軍雷達發現較晚到達的「新竹二號」,僅是在地勢平坦的粵東地區飛行時,共軍
指揮官立即下令:「現在放棄新竹一號,改打新竹二號!」


米格十七


半空攔截由於B十七機上的探測儀器,可以同時監測數十個音路,所以共軍通話已一五一
十地傳入國軍機員的耳機中;雖然可以及時提高警覺,但也有如聆聽判決一般地令人提心
吊膽!

共軍的米格十七攔截機,此時也已經升入夜空之中,憑地面雷達的指揮尋找到B十七的位
置;「新竹二號」被窮追猛打了好一陣子,最後因為負責偵測的區域較小,所以在完成任
務之後,率先脫離苦海,朝台灣返航而去。

已經少了一架B十七,共軍便把注意力放在「新竹一號」上;該機是由李睯、徐銀桂及韓
燕三位飛行官駕駛,連其他成員十四位。

深夜十一點十分,共軍雷達終於又發現了「新竹一號」的位置,它剛完成全部任務,正從
廣西飛入廣東境內,於是下令共軍飛行員蔣哲倫駕駛米格十七PF戰鬥機,自廣州沙堤機場
起飛,趕往B十七的出海航線加以攔截。


飛機爆炸


全員罹難地面雷達先導引米格機接近「新竹一號」的附近,然後,蔣哲倫啟動機上的搜索
雷達,如此他可以不須目視B十七,就能加以瞄準……

十一點廿八分三十秒,米格機在接近到八百公尺的時候,首次對B十七展開砲火射擊!蔣
哲倫立即報告:「敵機著火了!」

B十七沒有任何還擊的能力,機員也不知道共軍已經有了如此犀利的攔截機,仍然照以往
的迴避方式,盡量壓低高度以超低空向南脫離。

然而,在雷達的鎖定之下,一切努力都是枉然。米格機又再度對B十七展開另一波攻擊,
這回「新竹一號」再也支撐不住,墜落在恩平與陽江兩縣的交界山區,飛機爆炸起火,機
員全數罹難。

第二日天亮之後,中共派出民兵入山搜尋,發現所有機員遺體中只有兩具仍算完整,其餘
都是殘缺不全的血肉屍塊,經過拼湊,估計出大約是十二人。清點完畢後,就由住在當地
的一名老農,就地將所有國軍機員埋葬在一座舊炭窯內。

台灣方面,新竹空軍基地的眷村內,一時之間就有十四戶人家陷入愁雲慘霧之中。然而即
使空軍總部也還無法確認墜機情況,只能向家屬宣告,他們最鍾愛的親人已告「失」!尋
屍遷葬魂兮歸來三十年過去了,隨著中共陸續公開的資料,使得那團迷霧逐漸被吹散。

已經移民到美國的家屬--李睯遺孀孟笑波女士,率先展開行動,恩平縣政協特別由專人入
山探勘,而且確切地找出被荊棘雜草掩蔽的埋葬地,原則同意在不違背當地政策的情況下
,協助家屬為死難人員火化歸葬。

今年八月間,由於恩平縣擴大紀念中國航空先驅馮如殉難八十周年,來自台灣的航空史研
究人負也首次應邀參加,正巧我已先得知B十七墜機一案,所以藉此機會特別向主辦單位
探詢。

蒙當地政協聯誼會會長關中人先生的熱心協助,找出了前次入山探勘的所有紀錄,甚至更
進一步願意再次前往現場,評估將罹難者遺骸遷葬至交通方便之處,以利其家屬祭掃。

此事經過我在某雜誌披露之後,目前已尋獲電子官傅定昌先生的家屬,而正巧李睯先生的
旅美家屬準備於今年十二月前往恩平處理善後憑弔,欲一同前往。但十四戶人家之中,只
有兩家得此線索,亟待其他家屬集體參與此事,以使這件延宕達三十三年之久的慘案,能
有較完善的收場。

【1992-11-23/聯合報/24版/繽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