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辦了很多公事,在這裡就不提了。

  今天廢統,我兩肩一聳,由他搞去吧,然後我們繼續看歹戲。

  比較嚴重的議題是國文教育之爭,杜正勝對余光中,兩人都講不到語文教育、文學教育的根本;報上的文章,也一大堆說不到要害的論點,還有院士說現在小孩要學的東西太多,不用學那麼多用不到的古文了,什麼鳥話,真令人沮喪。

  作家的聲音也不令人滿意,我最期待的張大春,還沒有就這個議題來寫。如果他寫,定有可觀。

  而我寫的話,我要從漢字的結構與內蘊著眼,六書之中蘊含的是古人的智慧,古文則是精粹的運用、思考的成果,學這些就是學幾千年積累的智慧,然後能使之為我所用,不管是寫文言還是白話,或者不寫,只是講話。那裡面的智慧、真、善、美,不是如今只把中文當作另一種語言的所謂專家學者能體會的。

  多教文言文會讓國文教育倒退到五四以前?我很少贊成杜部長什麼話,但這一句還說得真不錯。五四以前怎麼了?五四以前好啊!看那個時代出多少才子!魯迅!錢鍾書!顧維鈞!陳寅恪!張大千!數也數不完!就是一般人、大老粗,耳濡目染也能來上幾句詩詞歌賦!五四以前不好嗎?現在若恢復五四以前的國文教育方法,更好!為什麼?因為現在思想多元,傳統的糟粕早已被否定,現在來學諸子百家更能直達其精髓,而觸類旁通及各種學問、各國文化。好處不勝枚舉,想也想不完!

  然而,五四以前的國文教育又是怎麼樣的,大家真的知道嗎?可不只是私塾裡伴著籐條的背誦抄寫,也不只是拿著無標點本的四書五經加《左傳》等等點他一遍--那裡面的精髓,就算我們現在想恢復,又能恢復多少?國文課本就算百分之百用文言,又算什麼,比得上以前學生經史子集都讀的廣度,或者鑽研一經、一篇的深度嗎?

  比不上!但我仍然相信有方法可以做得比古時候更好,時代畢竟進步了,我們有很多工具。是不必讀那麼多、那麼深,也不必考太多、太難,可是,重要的是,我們的國文教育,能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引領大家初步理解漢語、漢字的文化底蘊,進入文學的門徑?

  這一點,台北縣頂溪國小的王修亮老師等已經做到了,大家可以想辦法去看看他們的教材與教法,令人激賞。而我也會開始做的。如今學生開始補國文,我確定我以後不會沒飯吃了--真是悲哀。而我如果要教,我就要想辦法教真東西,教學生真正進入古今文學、開拓人生智慧的方法,而不只是應付考試。光是作文,我就可以講很久了。

  或許我是該寫一篇如此正本清源的文章,和大眾說說我所認知、所學習的國文是怎樣了。可是這篇文章難寫,因為必須仔細地斟酌,不能馬虎,以免貽誤。而這,恐怕也是那些大家遲遲不敢下筆的緣故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