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音樂之本,同人之心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1914

  是為什麼,這首〈送別〉百年來歷久不衰,現在我們都還會唱呢?

  因為小學音樂課本裡面有它嗎?因為它好聽、好唱、詞意美嗎?

  不,不會只是這樣。我年歲愈大,聽歌愈多,越覺得它韻味無窮,意義也無窮。

  〈送別〉寫的就是中國,中國人的山川、文化、情感。

  離別是人生永遠的詩題。為什麼我們會為離別感傷?因為要與自己熟悉、在乎的人、事、物分開,甚至,與自己的一部份分開。所以我們會不捨,會懷念,懷念以前共同擁有的東西。而這共同的記憶,就能安慰我們,讓我們覺得,即使分開,我們還是一夥。

  於是,離別的詩歌連繫了離人的情感,兩千多年的詩歌凝聚了這廣土眾民的情感。我們聽〈送別〉,完全就是古典的意象,作者也是從古典出來的;長亭、古道、芳草,一切都那麼的熟悉,即使你根本沒有看過什麼長亭古道,它也就這麼自然地進來了,就像最平常的幾個符號,你要拉開了一段距離再回來看它,才會驚覺那是如此的親切、如此的美。〈送別〉蘊含的,是文化原鄉的感覺。

  而它卻是從美國歌曲改編來的。

  弘一大師李叔同,早年是中國第一批倡導、推動近代音樂教育的藝術家之一,民國初年,他在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期間,選了許多西洋的樂曲,填上典雅的中文詞以供教學。換言之,他用翻唱的方式引進西洋曲風,普及到各級學校(尤其小學)乃至全國。〈送別〉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首。

  〈送別〉原曲名為〈夢見家和母親〉,作者John. P. Ordway (1824-1880) ,而李叔同在改編時,刪去了原曲中每四小節出現一次的切分倚音,使之變得適合漢語、好記好唱。也就是說,他引進西洋曲風不是照搬,而是有所修改,來為現代華語歌曲的創作開闢路徑的。

  所以,〈送別〉背後,實有融會中西、繼往開來的深刻意義。不論是有意為之還是自然而然,它承載了我們過往共同的文化,也在普及大江南北之後,融入了我們現在的共同文化,成了我們連繫彼此記憶、情感,以及西洋音樂的媒介。

  李叔同其他的詞作,也一樣是以古詞的作法填寫,相當典雅優美。不過,或許是所選之曲不夠出色,或許是太典雅的歌詞使之唱來不自然或不易引起共鳴,就沒有一首能像〈送別〉流行至今的。我有買北京愛樂女聲合唱團演唱的《弘一大師歌曲全集》,音樂和歌聲都好,但是歌詞有些實在太文言,如「哀遊子煢煢其無依兮,在天之涯/惟長夜漫漫而獨寐兮,時恍惚以魂馳」,美歸美,但用現代國語唱起來,感覺還是很不對勁。

  然而,到了二三十年代,隨著黃自、黎錦暉、陳歌辛、劉雪庵、聶耳、賀綠汀、冼星海、李厚襄一眾學院音樂家的出世和電影、唱片工業的興盛,中國流行歌曲便迎來了第一個黃金年代,也在俗、雅和各種曲風之間,成功地找出了華語歌曲的創作模式。爾後一個世代的詞曲名家,都是學的他們;到資訊、樂種愈趨多元,古典文化愈趨式微的八十年代以降,他們的影響才漸漸隱沒。

  我們創作華語詞曲,應好好研究那個年代的作者。雖然現在社會更進步、學術更多元了,他們擁有我們現在很少人具備的國文素養、音樂功底,以及最要緊的企圖心:為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中華文化,發展音樂;為身邊以及全世界同胞的同聲共氣,作出理論與實踐。

  何謂音樂之本?這個問題,現在的音樂人有沒有想過?以前的音樂家是怎麼想的?我不清楚。然而,在聽過了古今中外的音樂、看過了各種的詩詞和樂論,經過了二十幾年社會文化的變遷,也寫過了十幾首歌詞的現在,我可以提出我的答案:「音樂之本,同人之心」;好音樂的關鍵,則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