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六月十三日 丁卯 大雨

  豪雨成災,台北也下。還好不算太大。

  網上繼續討論台大新校長的事。除卻那些關於特異功能的爭議不談,對台大
未來的方向,有許多文院、社科院的同學表示希望能得到多一點的重視與經費。

  資源調配不均衡,嚴重偏向醫學院與電資、理工早已是事實。有人說,那是
因為這些科系出來的校友能賺錢、能捐錢。這樣說當然說到了事實,而我們當然
也不能說文院因此就活該窮光蛋。然則,即使不僅以「錢」來看文院,也不高估
「明明德」之類我們涵養到的「內聖」工夫,文院學生的出息確實比較少。

  就我所接觸過的課程,多只是把學問傳下來,而對於學生有沒有期許他們做
出一番大事業?縱使有,我未見到一有系統的,培育學生去幹大事的企圖。我們
自己也缺乏雄心壯志,以及實踐之所需的頭腦。我們優秀的同學不少,知識、修
養都好,但多是潛龍;長我們一輩現在輿論界發聲的,又毀譽不一,且除了現在
已經愈來愈低的筆桿的力量,很少人具有其他能夠闖天下的本事。

  學了文史,除了學術的路與平凡的路,應該還有一條文化產業的路。這一條
路咸認為比較艱辛、難賺,但真的是這樣嗎?還是我們自己沒有努力去發展?

  我們很能夠在歷史的天地,或者學術的崗位上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但這樣卻
也讓我們忽略了世俗的商場。而現今風行的文史哲思想,不管東方西方,我還沒
有看到一種倡導學者去擁抱商業、爭取權力,在這資本主義與權謀的世界裡拚搏
進身,乃至行道的。如果只看到原力黑暗面的醜惡,卻因此而連光明面也不願去
碰觸的話,我覺得不對勁。

  誠然文史內秉的德性和現今世界的這一套有很多衝突,文藝的純淨也應該保
持,但已經有太多人把精力用在保持純淨上了,就沒多少人敢去蹚蹚渾水。任由
我們不喜歡、看不起的一些東西在市場上搞來搞去,自己卻不下去出手競爭,不
把我們學到覺得好,而市場上缺乏的東西帶進去,也不多培養自己與流俗競爭的
能力,只自成三幾個小團體,自滿於小眾,這樣是不行的。注意,我沒有說不好
,我說的是不「行」,大道之行的行。

  且不說能力,我們現在是連企圖也缺少。當整個院系的風氣就是混日子,個
別有心的老師,也只能在力所能及處提點提點學生。這樣,就算有了賺大錢的校
友,他們會願意捐大錢給這樣的文院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outien 的頭像
    youtien

    又是一片天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