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esnenee (。。) 看板 Deserts
標題 【重要公告】轉述李壽全老師的聲明
時間 Sun Jul 22 13:56:24 2007
───────────────────────────────────────
轉述李壽全老師的聲明
獲悉網友指正mv涉及抄襲一事
本人與張懸為此深覺遺憾,並達成共識
即刻要求SONY/BMG撤下該mv不再播映及發行
強烈要求涉及抄襲之創意人並得說明及道歉
大環境有太多的無可救藥
音樂創作者無法掌握商業宣傳之諸多事宜
只有期許每一次的創作都將更忠於自己的良知
這是我和張懸一直以來最在乎的
-李壽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38.57
作者 youtien (胡逆天) 看板 Deserts
標題 論MV的抄襲問題
時間 Wed Jul 25 10:11:58 2007
───────────────────────────────────────
有關〈喜歡〉MV涉嫌抄襲的風波,張懸並不希望息事寧人,她應該是希望
討論的,那我就來作一些討論。
如果有人不喜歡看長篇大論,我這裡就先寫結論:一、問題在我們對MV的
性質認識不清;二、當今MV作者缺乏ideology;三、我們對藝術缺乏「低階語
言」式的分析鑒賞能力。解決方法就是去補足。以下開始詳論。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MV(Music video)呢?它的本質、目的和功用是什麼
呢?然後,要怎麼拍才能達到其目的呢?當前MV攝製的風氣有什麼問題呢?癥
結又在哪裡呢?可以怎麼辦呢?
讓我們先來看一段老MV,真的真的很老的MV,它的年代是:1937。
請觀賞周璇主演電影《馬路天使》插曲〈四季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IEUeMiJBhY
(網路萬歲,這種東西都有。各位可以去把爺爺奶奶叫來。)
當年中國流行歌曲第一個高峰,就是跟著電影來的。〈四季歌〉是為電影特
製的插曲,各位現在看到的,也就是直接從電影片段剪出來的。
這和1980年代以來隨美國MTV頻道而興盛的Music video有什麼不同呢
?
我想從主從地位來看。
〈四季歌〉之類是主從不分的:歌曲是為電影存在,電影也是為歌曲存在(
當年很多片就是拍來打歌賣唱片的,大可說整部電影就是MV),但大體而言,
還可以說這歌曲片段是為了劇情存在。
一些電影插曲,如越戰片《現代啟示錄》用Doors的歌,那是把歌曲放在烘托
的地位。
而當代的MV呢,是以歌曲為主,影片為輔。影片的目的是烘托歌曲的氣勢
,加強感覺與歌手的曝光程度。於是有唱片公司精心製作備極酷炫的,也有伴唱
帶公司隨便找一兩人走來走去就算了的。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可以肯認一個基本
原則:MV應以歌曲的目的為目的。
但歌曲的目的是什麼?作者的目的、其他使用者的目的,各有異同。於是,
我們可以再分而論之,說:MV有兩種,一種是站在歌曲原作者的立場製作的,
一種是其他使用者自由發揮的。
如蘇打綠〈是我的海〉,有原唱版,也有附中驪歌版,附中版的作者和蘇打
綠團隊就沒什麼直接關係。如〈愛拼才會贏〉,有葉啟田搭配「鼓樂慶昇平」的
歌舞廳版(我最喜歡這一版),也有年輕人打工版、聯考版、完全不相干的瞎湊
版。何者較好?
能讓人看著入戲、唱著高興的MV,就是好的MV。所以,原版還未必會比
其他人做的好。我偏愛附中版〈是我的海〉,原版沒給我多少感覺;〈愛拼才會
贏〉除了瞎湊版以外每個版本都很好,因為夠歡樂,而這首歌就是要歡樂。
如何能讓人入戲、高興?做出「感覺」。如何做出感覺?
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根據歌詞來編個劇情套上去,大家都是這樣幹,除了我
在錢櫃還是好樂迪唱過的一首〈男兒當自強〉,真是經典,這首熱血的賣藥歌,
從頭到尾就看一個瘦瘦的長髮女晃來晃去。那麼,如何編才好?
一個原則:自然、得體,讓人看著不會皺眉頭,簡言之,避免違和感。如何
自然而避免違和感?不做作。但拍影片本來就是做作,除非你從頭到尾都是用真
實片段(如現場演唱)剪輯。那怎麼辦?高下就在這邊。
〈四季歌〉本身是一首民謠式的歌,可以說它就是傳統的中國民謠,所以電
影裡讓賣唱的大姑娘周璇來唱,很合理;劇情裡,周璇就是應酒客要求開口,這
也很合理。而這也本來就是一部電影,所以違和感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看他怎
麼拍。
你可以一鏡到底拍她從頭唱到尾,但這樣太無聊,所以導演穿插了其他畫面
。第一句「春季到來綠滿窗」,就來一個窗邊的鏡頭,這是最普通的拍法,永遠
不會錯,但你畫面拍得好的話意境就出來了。到第三句「忽然一陣無情棒」,嘿
嘿,畫面拍的卻是槍砲、硝煙、軍人,現代戰爭,這就是戲,這就是詩的詮釋,
觀眾也馬上會有共鳴。
這是樸素時代的拍法。
我們再看1983年Michael Jackson的〈Beat It〉,這也是經典之作,導
演編了一個幫派械鬥的情境,穿插Michael本人的歌唱,最後主唱帶兩邊一起起舞
,有點超現實,但這麼一安排的效果是什麼呢?就是把重心歸結到歌曲的意旨與
主唱的光輝上,於是為什麼麥可要一個人在室內對鏡頭唱歌跳舞的合理性解決了
,兩幫最後變成一起跳舞的合理性也解決了,這一切就是麥可祭起來向我們嗆聲
的幻境,於是我們都滿意也過癮了。很多歌舞片也都這樣幹,〈Beat It〉是其中
佼佼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k_3ofk89U
這次風波的主角,〈喜歡〉的MV,是另外一種拍法,我稱為打迷糊仗的拍
法。
有張懸,有另外一個女的,有吉他,有草原,有些不明不白的情愫,有許多
非常規的畫面處理,有許多主唱向鏡頭對嘴的大頭。有沒有人能告訴我,他在表
達什麼?這和〈喜歡〉這首歌有什麼關係?同樣的情節是不是套到另外一首歌也
可以?
標準答案:沒什麼,你要怎麼看都行,它也就是一種「感覺」。而我的感覺
是很失敗。張懸又沒明寫〈喜歡〉裡的「你」是誰,導演幹嘛弄個女生上去搞曖
昧?再者,「片段中 有些散落......」這歌詞的意境本是很有搞頭的,而導演
怎麼拍的?主唱特寫,動動嘴,下一鏡,走幾步路。我感覺就很突兀,影片裡張
懸的表情也不自然──當然會這樣,你劇本這樣編,天才演員來拍也只能跟你一
起打迷糊仗。這樣拍和隨便找個長髮女走來走去XX伴唱帶之流又有什麼差別?
其他地方也不說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人家導演不是專業的嗎?製作團隊不
也都是有兩下子有點眼光的人嗎?為什麼還會弄成這樣呢?
這就到了二三點:Ideolody──思想體系的不健全,以及我們在「低階語言
」式的分析鑒賞能力的缺乏。
作者 youtien (胡逆天) 看板 Deserts
標題 論MV的抄襲問題(續)
時間 Wed Jul 25 11:44:48 2007
───────────────────────────────────────
〈喜歡〉MV導演對記者表示,他在製作前是有參考過這部那部MV,所以
或許因為受到影響而用了一些相似的概念......
如果我是記者,我會問他:你有沒有聽過達文西說的「一流的畫家摹擬自然
,二流的畫家摹擬名畫」?
再講清楚點,我會再問:那你還有沒有參考過其他更「原始」一些的東西,
像是繪畫、文學、音樂、哲學,乃至直接去觀察自然、人文來找靈感?有沒有用
上?
也可以問:那麼,我們都知道,參考過別人的東西要消化成自己的才好用出
來,你消化了嗎?消化之後的「你的東西」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看不出來?為什
麼有那麼多人看了認為是抄襲?如果你有自己的一套,不是一定可以拍得不一樣
,乃至拍出自己的風格嗎?為什麼我看不出來呢?
不談這個問題,我也可以實際一點,就把MV拉出來,我們一段一段地問你
這裡為什麼這樣拍,你為什麼要這樣處理,你有什麼依據。只要他不是隨便亂拍
或是馬馬虎虎拿別人的套路來用,一定可以講得出一套。
現在我不針對〈喜歡〉一片了。大家知道,這幾年來,我們演藝圈動不動就
鬧MV抄襲事件,我們就來談這普遍的怪現狀。
會造成今天這種風氣,有很多原因,我就抓其中一點來談:如今現成的東西
太多,我們有太多可以拿來就用的「巨集」、「程式」和「高階語言」,於是忽
略了「低階語言」與「計算機原理」的學習。
我這是拿電腦來打比方。最早的電腦工程師,是直接用01在和機器打交道
,然後我們有了「組合語言」Assembly language來與電腦溝通,這是一種低階語
言,執行效率很高,但人用起來很麻煩;於是又有了Pascal、C++、Basic等高階
語言,多一道轉換過程,執行效率低了一些,但比較好學好用;其中又有「巨集
」,也就是指令群,程式師要偷懶更方便了。然後又有了現成的應用程式、作業
系統,於是一般人都能用電腦了。現在更有一堆影音製作剪輯軟體,隨便哪個人
用滑鼠點來點去也能寫歌拍片了,當然品質不保證。
〈四季歌〉那年代,影像語言還很樸素,表達方式很直觀,有什麼變化也是
從古典文學藝術來。八九十年代,變戲法的人多了,戲法變得精彩的也很多,我
們的MV導演們,大概也就想學樣,把人家那套搬了過來。可是人家那一套背後
的思維傳統,你沒有學到。那是經過幾十年流變,又有不知多少文化基礎在底下
才撐起來的。
再者,現在國外的MV也和我在美術館看到的許多現代藝術一樣,一堆在概
念上高來高去,在官感上變戲法耍酷耍炫的東西,有何內涵就看不出了──而你
可以說這是我不懂,這便是他們最好用的護身符。也許你「參考」的那部MV,
也是參考別人的,而他也是學別人的樣,大家半斤八兩,都只是「末流」。
追溯上去,前人是從機器碼、組合語言──古典樂與古典美術、老電影一步
一步上來的,或者直接從生活中取的材,以前的作者有文學美學哲學的根柢──
因為沒有這些上不了檯面──現在沒有。所以科技進步了,人卻退步了。文明是
要踏在巨人肩膀上發展沒錯,但現在一堆人是想直接坐直升機,而科技給了我們
直升機。直升機可以送你上去,可你沒先鍛練過,也站不穩,也就沒有意義。這
個時代就是這樣。
就算你缺乏基礎訓練吧,我們其實也不是不容許取巧,只要你有夠好的東西
,有好的思想、概念或什麼特色,我們還是可以取其優點的。可就是沒有,或者
太少,或者有也比不上前人的深廣。為什麼?文化。
如果你有自己的一套思想體系──不論說世界觀藝術觀價值觀什麼的都好─
─只要你有而且不懈發展,那你遇到別的什麼東西時,自然就會消化成自己的東
西,創作時花點工夫也就可以轉換出來,而且不必費力就能避免抄襲,因為你就
是不一樣。古龍《流星.蝴蝶.劍》抄《教父》抄得極其明顯,而且作者也承認
,可是寫到後來就是有了自己的味道,就也成了古龍。
問題就是你沒有嘛。理論實務兩面都虛。這不怪你,這是我們教育的問題。
如果你沒有家學、沒有遇到好老師,也沒有自學,通常都是不會養出這些知識能
力的。但你還要生存,所以只好東拼西湊,日本動漫也學歐美前衛藝術也學,打
馬虎眼。
當然,再怎麼糟也不會都只是這樣的。我相信很多從業人員也都很努力很有
想法──問題是你的理論基礎、思想架構就是不足,有一些根本的東西,你沒掌
握到或是根本不知道,所以你只能隨波逐流。然而,人總要追求尊嚴和安全感和
認同,所以就會有越來越多人拿出「專業」來標榜、護身。
事實上,專業就保證你精通嗎?
當然是可以懷疑的。可是,我們外行人,也不懂怎麼分辨,所以即使懷疑,
也不敢批評,只好說服自己:「他是專業的,尊重他、相信他吧。」
於是「專業」的生存空間就大了,就輕鬆了。輕鬆就容易濫竽充數了。
那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去學習「低階語言」式的分析鑑賞方法。
一個畫面給你,你平常只會看個大概的感覺,這時你學著去看細節,從線條
、色彩、構圖等種種去參詳,不要被什麼什麼風什麼什麼理論矇騙,用你自己的
美感和理論去看。
學會閱讀,總比學會實際操作簡單些。再者,藝術品是訴求我們思想感官的
,我們都有思想感官,所以我們都有資格批評他,所以我們可以說,在文學藝術
的領域,「專業」護符不適用。關鍵只在,我們要有足夠的鑑賞能力。
上幾堂美術講座,多看些經典名著名片,仔細歸納一下那些好東西都好在哪
裡、為什麼讓你覺得好。如果可以搭配一些練習,你對文學、音樂、電影的概念
也就會更全面一些了。
逐漸的,你對這一切以及你的人生,就會形成一種ideolody,思維的體系。
生活、工作和讀書都能使它持續地更健全。有了它,你就可以自立,你就也是一
個人物,不比任何明星或是學者低,只有特性、普適性、完成度等等的差別。這
樣,任何專業人士若想撈過界來壓你,或是以為自己那一套就可以放諸四海皆準
,你也不會被輕易唬住了。
我有我的一套,從諸子百家學來,從大學教授學來,所以我敢立這些論,我
不會因為仍然缺乏許多基礎知識基礎技能而畏懼,因為我已對自己的感知能力有
足夠自信,並且我還會持續發展它。
所以,有了這些後,只要你願學,你也就可以自己拍影片了。一人精力有限
,當然還是找別人合作的好,但這時你也懂行,你就可以和專業的他平等地溝通
,甚至你主他從地要求配合。乃至,互相交流,教學相長,一起壯大。
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只是我們現在都成人了,俗務纏身,非有恆心毅力又
知道途徑的,大概沒幾人能做到吧。只能盡量努力,希望下一代能比我們早些學
得這些基礎。
我見大致如是,各位請批評挑錯吧,不要看我文章都按標準格式寫又好像讀
很多書就束手了。
- Aug 08 Wed 2007 16:09
論MV的抄襲問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