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場與飛機上寫著玩的,有投稿,沒上,大概因為結論有點惡搞。

    暴力事件的陰謀推定原則

  連勝文幫林郁方拜票時被打了。在尚未確定打人者的身份時,網上已經出現一種意見:「搞不好又是自導自演,明天那個人就去林郁方的辦公室領錢了。」

  這種聲音,雖然多屬冷嘲,但我不敢確定有多少人是真的這麼認為。而且,不只這次,近年幾乎每有暴力攻擊政治人物的事件,大家第一反應都是「自導自演」:泛藍的被打,是要從而自作悲情;泛綠的發表極端言論,也被說成「反串」。這造成一種現象:如果你想統一,你就支持獨立;如果你想獨立,你就支持統一,因為似乎任何言論與行為的反作用都會大於正作用。刑法有「無罪推定原則」,而今我們的政客與人民對政治暴力事件,流行的是「陰謀推定原則」。

  這能告訴我們什麼呢?

  一、人民已經厭煩了悲情操作,但又似乎還認為這種手段是有效的,或者認為政客還認為它有效,於是它好像就真的仍然有效:即使誰誰誰受支持、被唾棄其實另有其他原因,大家也習慣算到悲情頭上。

  二、大家對政治衝突的發生,似已懶於探究肇事者的動機及其根本原因,只想用一句「陰謀論」,把所有口水戰與尚可能開展的討論一律抹殺;長此以往,人對於生命、人性與歷史、社會的繁複多彩,就會失去感知和推理的意願與能力,而只剩下鄙陋的、套來套去的刻板印象,政黨也就更能用這種打爛仗的手法,繼續遮蔽真正該討論的事情。但,或也因此,沒有多少人會關注打人的人了。雖然這次打連勝文的是一個身心障礙者,但我想就算他身心正常,大家也不會多麼在意其人,因為借題發揮才是重點,儘管許多人同樣厭惡借題發揮。

  三、多數人對暴力與口水戰還是厭惡的。政黨爾後如果還想自導自演什麼,麻煩換些戲碼,也請勿再利用悲情,那是一種以怨報怨的手段。我願意在當事人身上見到的應對,是直以報之;至於民眾的反應,我希望能是淡而不漠的「知道了」。如果厭惡什麼,那就從我開始,讓它失效,並且反其道而明其蔽吧。

  四、如果你不爽某個政治人物,你可以去打他了。反正大家都會認為你是反串或反反串、反反反串,於是打了一個也就等於打了一片;也不用怕起到反作用,因為還會有反反作用出來抵消它。而不論事情最後會吵成什麼樣子,你已經打到了。

  (當然,警察還是會抓的,就看你覺得何者重要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