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飛機,啊,懷念的台灣報紙,懷念的政黨惡鬥,紙本的感覺還是不同。看到「汝安則為之」,寫一篇,回來後投稿,五日早上就上了。不過登出來的版本刪了一些,有些意思不完整了。這裡貼原文,以及PTT2 AAAAAAAA版的回應、再回應。

    「汝安則為之」再商榷

  沈明倫檢察官就馬英九提告候寬仁一事,拋出了一句典出《論語》的「汝安則為之」;今(四)日民意論壇王達民先生指出,清末民初司法界必讀範本《刀筆精華錄》也提到這句話,所引故事極具啟發意味,讓我又上了一課。然而,王先生提到「安」字有雙重意義:「安心」與疑問辭「豈可」,但就「汝安則為之」一句而言,如果作「豈可」解,「則」字就講不通,也有失孔子原意;所以,此句的「安」應該僅有「安心」之義。

  察宰予為孔子門下言語科與子貢並列的傑出弟子,他聰明善辯,但性格好勝,喜作狡辯,對道德禮法並不那麼尊重,可說是一個比較愛耍小聰明的「便佞」人物。那次,宰予說為父母守喪三年太久,一年就夠了;孔子問,你一年就除喪,吃好穿好,心安嗎?宰予說「安」,孔子說,你如果心安,那就去做吧。請試想:宰予在此質疑禮法,是要認真檢討它的根本情理,或者只是想扯皮,藉由挑戰老師與「社會共識」,尋求一種精神勝利?孔子在此就不和他在理論與技術上糾纏,只問他一年除喪心不心安。宰予說「安」,是真的心安,還是強辯呢?子曰:「汝安,則為之。」你若真的心安──即使不論社會可能的異樣眼光,只論你對不對得起自己的良知與感情──那就去做吧。

  《刀筆精華錄》裡,訟師為難知縣,問是要守喪而絕後還是要違制而續娶,師爺以「汝安則為之」回答,極其高明:大家都知道訟師根本只是找碴──在通常的認知中,宰予也是。所以,用孔子的方法頂回去,就正中要害了。

  禮法不是完美的,它本乎人情,也有許多背離了初衷的流弊,是可以檢討的;但你就此辯論時,不論你是正方反方,你的用心是為公還是為私,是善意還是惡意,敬謹還是扯皮?並不是每個人都聰明如宰予,但大家都感覺得到。所以,對於動機不純正者,孔子的回應永遠是能直抵核心的。

  然則,孔子對宰予還是能循循善誘,始終給他保留自省之餘地的;我們讀這一段《論語》,也能感到一種溫情──孔子批評宰予是在之後,而且還是對門人而不是對外人;而我看沈明倫向馬英九撂下這一句,卻不由感到一股陰惻惻的意味,可謂「誅心」也已。古時講禮治,今天講法治,把「汝安則為之」的典故拿來檢視馬英九,是很可以的;不過,這心誅不誅得成,還要看誰的心比較正、誰的意比較誠,比較能明通而不是淆亂法理。在後者「格致」的層次上,有待法學之士審問明辨;但在「心意」的方面,就是一般人民也能感受得到,而能有所公評的了。這是我們可以宣示並且期待的,政法專家與一般公民的平衡。

作者 youtien (大叮噹) 看板 AAAAAAAA
標題 Re: [轉錄][掌故] 汝安則為之-「刀筆」之語
時間 Sun Jan 6 09:52:17 2008
───────────────────────────────────────

→ yanggg:何以見得宰我是在找碴?平心而論他對三年喪的看法也有道理 推 01/05 23:07
→ yanggg:你憑什麼先入為主說他是便佞的人推 01/05 23:10
→ yanggg:果真便佞還會入孔門四科嗎?推 01/05 23:12
→ flyto:樓上才是找碴吧 人家也說他是傑出弟子啊 何況這又不是本 推 01/06 00:39
→ flyto:文重點 推 01/06 00:40
→ yanggg:我只是感覺這一段故事並不牽涉到心誠不誠的問題推 01/06 01:01
→ yanggg:所以文章最後提到誰比較誠的問題滿沒道理的推 01/06 01:02

  很高興,果然有人這樣反應了。

  大家會不會奇怪:宰予在《論語》裡面幾乎都是吃癟的,老師對他也沒幾句
好話,為什麼他還在四科裡面?

  我的看法是:因為他確實聰明。而且,把有關他的記載都讀過,我發現,他
和我們,現代的學生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如,不盲從禮法、習慣、權威,敢挑戰
,還有上課會睡覺,還有,願意且喜歡表現。

  但問題在哪裡呢?捨本逐末,追求言語、理論上的勝利時,忘了那些禮法原
本是為了什麼,還有你是為了什麼。連我自己在內,很多人都會犯這個毛病:爭
意氣之長,而達不到美與善,違背了初衷,或是你根本也沒有什麼初衷。

  宰予又是可憐的。他聰明,他有點反骨,他想得到眾人的認可(不然大概也
不會待在孔子門下,吃癟那麼多次還不走),但他又不甘心乖乖地完全接受傳統
那一套。他對三年喪的看法也有道理,但社會與禮法要的不是他的道理,禮法要
的是一種標準(先王制禮,使情感過度的人抑制,不及者跟上)。他們根本的著
眼點就不同。我們現在當然不會認同守喪三年的古禮及其精神,但那時就是這樣
子的。你現在也可以不認同法律的用意與精神,但我們現在的規則就是這樣,你
要攪和它,就多半會吃癟,其他人也會認為,你是在用小聰明來混淆價值觀。可
悲的是,這種指責在很多時候也是事實──社會上現在有多少便宜行事,覺得這
沒必要、那樣就好,然後就把整個環境搞糟的事例?而這,就是「正心誠意」的
問題。

  然而宰予就只是那樣的小聰明嗎?卻也不一定。說他「便佞」是我考慮了很
久的。「便佞」的人,在思想與行為上喜走捷徑,有時候這種模式很有用,但站
在道德的立場,他最後往往會把風氣搞壞。不過,對這一句語意的複雜,我並未
多說,現在想想,這麼講還是不太適當的,我不該用這成語,那一句大可刪除。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你用以爭辯的道理,其原本的立意是什麼?我遇過
幾位學法政、哲學的,他們真的很優秀、很聰明,在文史上的知識,比我這個歷
史系的還強;可是他們和我講話,我就只覺得他就是為了電我,用知識擠兌人,
然後等我反擊,準備再踩上幾腳。我就只好暗道「你對」,不和他辯了。專家如
然後等我反擊,準備再踩上幾腳。我就只好暗道「你對」,不和他辯了。專家如
果憑藉自己在專業上的優勢,就要凌駕他人,是會引起反感,乃至引起一般人對
知識的反感的。歷史與現實中都有許多這樣的事例,這是我在本題之外想到的,
但這也就是心意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23.193.0.15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