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陸以正先生11日在中國時報發表〈抗日史實永難忘〉一文,敘述回憶之餘,似乎認為時下青年已淡忘抗戰歷史;個人以為,這是太把媒體報導的風尚,當成時人的真實想法了。其實,近二十年來,有關革命與抗戰的討論從未衰微,且隨著兩岸的交流、網路的發達,已有愈來愈多人從愈發豐富的資料與視角,超越了以往國共兩黨欽定的說法,而重新建立了自己對抗戰及民國史的觀念。如去年便有台灣、香港的網友推出自製戰略遊戲《民國無雙》,編寫了民國十四年孫中山逝世前開始的北伐劇本,和二十五年西安事變前開始的抗戰劇本,讓玩者得以領導國府或各路軍閥,把中國帶往不同的方向;在這過程中,不但能直觀地以各種立場領略當時局勢,也能隨劇情發展,讀到作者根據數十年來的相關研究所撰寫的史事紀要。

過去對抗戰的觀念,皆從「民族大義」立論,國民黨應此危局,把境內所有民族裹成一塊「中華民族」,鞏固了「主義─領袖─國家」的論述,將蔣委員長確立在了一個眾望所歸的地位,也壓制了一切其他矛盾,這在戰時自是無可厚非,但矛盾、弊端並未消失,共產黨也就因而能夠大打民主牌,應國民黨的獨裁大搞宣傳戰,引得許多菁英歸心效命。戰後,種種被壓抑的問題浮上表面成為主要矛盾,「主義─領袖─國家」就罩不住了。

兩岸分治數十年至今,人們每天面對的,不再是國仇,而更可能是威權、極權統治者加諸自身的家恨;這時,長者雖或憂心其歷史記憶被埋沒,而再度追述抗戰與主義、領袖、國家的意義與價值,奈何,在異己如持台灣本土意識的人士看來,這便無非是以大中國意識「蓋台」,抹煞當時尚在日本帝國治下的台灣人及其後裔的歷史記憶,於是對中國更添反感,乃至發展出一套基於台灣意識、援以全球史觀的中日/太平洋戰爭史論,與所謂的國民黨史觀、大中國意識頡抗。例如著名的獨派樂團「閃靈」,近日就發表了〈皇軍〉〈玉碎〉等歌曲MV,將視角置於台灣原住民士兵及神風特攻隊員,以淒厲的嘶吼、暴烈的重金屬音樂,演繹了小人物被日軍裹向毀滅的慘劇,和日本軍國主義的瀕死瘋狂,如此從人道的反面提出反壓迫、抗拒宰制的控訴,也在言外為加強台灣主體性、反制中國收編提供了祭祀。不論你對此是歡迎還是反感,這兩種宣講、兩種招魂,一種以固有國族觀念招故人之情,一種緣新興人權思想招今人之感,何者較能見效,可想而知。

而在大陸,雖然多數人仍然認同「民族大義」(蒙、疆、藏等地少數民族的想法如何則不得而知),但其觀念自有異於中共為鞏固自身正當性的那套宣傳;極端一點的「國粉」甚至會一味說國民黨好話,而對共產黨及其官史冷嘲熱諷。相關的筆戰,大概自網路普及以來便從未停息。又,近十年,大陸開始流行網路連載小說,以北伐革命到抗戰為主題者至今不下數百部,其中對國民黨人與國軍的描寫,亦多正面肯定;對中共的表現,也漸敢超脫官史,而去追述事實。甚至,有不少作品讓現代主角穿越回去加入國軍,而遏制共產黨發展,改變歷史的,只是格於禁忌,不敢寫盡。這些創作雖然水準不一,但總能展現出民間超前而有別於官史的觀念。用心的作者為重構歷史,總要查閱資料與各家說法;有識的讀者亦每能在書評區投入討論,評點作者描寫人事時地物的正誤與得失,或列出新近的相關論著以供參考。在這樣的密切互動之下,作品便能充分而多方地展現出當前網路世代青壯年的史觀與政見,讓我們可以每天跟著連載,照見當代對岸人民歷史觀的進展。可惜,目前眾家作品中,雖已較少盲從中共,但亦有許多仍抱持著中共培養出來的國族主義與唯物史觀,繼續排斥著一切自己不喜的論述,如醜詆李安《色戒》為漢奸電影,陸川《南京!南京》曰媚日,或玩《民國無雙》時先把達賴喇嘛從遊戲裡刪除。

由此可見,國族主義的歷史論述,尤其執政黨所主導者,往往只能收效一時,而不利於長遠的團結、和解,且會給人們的歷史觀增添無明罣礙。識者察覺至此,當採取不同的途徑來研究歷史、解釋緣由。一條基本的路數,是梳理國共兩黨的宣傳迷霧──例如1987年大陸電影《血戰台兒莊》裡,韓復榘不戰而走的理由是蔣介石反悔不給先前承諾的重炮,這是中共的主流說法,那事實是如何呢?國民黨以前是怎麼說的?現在又將如何回答?這方面的工作,是學界、民間已做了多,但還有許多要做的。而再進一步,關懷中華民族慧命者,尤當努力檢討我們各種史觀的偏執之處,正視異議者對固有敘述的不滿,求以更深入詳實的思維,找出種種錯誤、慘劇的發生緣由以為來者鑑,這才是賓服異己的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outien 的頭像
    youtien

    又是一片天

    youti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