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收假了,下次放假若無意外應是二十三日,離退伍還有三十九天,其中十三天是休假。
目前分類:隨筆雜記 (82)
- Sep 15 Fri 2006 17:16
又要收假了
- Aug 20 Sun 2006 22:55
數學之夢
前幾天,夢見我又坐在高中的教室裡,桌上是一張數學題卷。卷子上的那幾題,不容易,頗複雜,但我應該會做的。於是我努力地想:這要用什麼觀念、什麼解法?可是腦筋好像打了結,我怎麼想都想不出來。這時,一股沛然的悵惘湧上了心頭,那是一種深深的、越來越遠的失落感──你一度拿手,而且頗能從中得到趣味的學科,竟變得陌生了。
醒後,夢中習題的印象早已模糊,那悵惘卻仍縈繞在思緒裡,久不久便要浮上心頭,令人愀然地騷動一下。終於,今天(十七日)下午,我主動在紙上複習起了多項式和三角函數。真的快忘光了,只一些基本的概念還記得;畫了幾個三角形和正弦餘弦圖,重新推導一番,想要重溫往日那種得心應手的感覺,然而,畢竟是遠了。
考上歷史系以後,除了大一還有修過半學期的微積分,這幾年只有準備預官考試時複習了一下排列組合,此外就幾乎沒有用過高中程度的數學了。雖說我將來想做的學問與工作,也應該不會再用到多少數學,可是這些知識、這些技能,難道也就要像多少遠離了校園的浮世眾生那樣,就這麼還給老師了嗎?
然而,換個角度想,我還是幸福的。至少我現在還有得悵惘,還有這悵惘能告誡我,溫故知新,不要拋掉,不要停下來。是因為我當年做數學時還頗有興味,而今卻已遠離,那晚才會夢到數學課吧?畢業以來仍一直持續進修,並期以致用的國文、歷史,我就沒有夢過。但願我往後也能無須去夢。
只是,對我生命中其他無數本該可以好好把握,卻草草放過了的學問、事情,又要怎麼算呢?
- Aug 08 Tue 2006 14:31
請曾志偉演曹操!
吳宇森要拍《赤壁》,打從一開始我就不看好它,歷史並不是吳宇森,也不是港片的強項;最近看到報載劇中會有什麼「周瑜救小喬」的劇情,我更不抱希望了。
不過,選角方面,我倒還挺想知道:誰演曹操?這好像還沒有公佈。而現在有哪位明星可以演曹操呢?
我馬上想到了:曾志偉。曾志偉一定可以演好曹操。
歷史記載,曹操身長六尺多,並不高,身材屬於「矮壯」一型。曾志偉。
曹操,155年生,赤壁之戰(208)那年五十三歲;曾志偉,1953年生,今年,哇操,也正好五十三歲!
曹操年輕時是不良少年,和袁紹一夥到處惹事的,他的本質就是個流氓,然而是一個聰明絕頂、器識過人又有讀書的流氓;我在台大歷史系上閻鴻中老師中國史學史課時,老師說「曹操就是有讀書的劉邦,劉邦就是沒讀書的曹操」,我很贊同。曾志偉,演這種梟雄型的人物,正是當行本色,頂多只差一些詩文上的才華造詣,但這是可以磨出來的。
曹操這個人究竟怎麼樣,還有太多值得研究發掘的地方,就算是小說戲曲裡簡單化、臉譜化了的曹操,也不是輕易就能理解得的。我並不期望《赤壁》可以把他寫得多精彩,但我相信如果找曾志偉來演,曾志偉一定可以把他演得很精彩,讓不熟悉歷史的觀眾初看錯愕,看完即認同道:「沒錯,就應該是這樣!」
況且,曾志偉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演員,若加入劇組,定有拉抬作用,說不定還會把周潤發、林志玲都蓋過去。
強烈建議吳宇森導演找曾志偉演曹操。
- Aug 07 Mon 2006 00:00
我升官你就發財,我安定你就繁榮
五日值班,在辦公室看電視,看到一部洪金寶主演的港片《鬼賭鬼》,其中一段洪金寶假扮內地高幹,對一眾港商謅的台詞,真他媽精彩:「我升官你就發財,我安定你就繁榮。」直指核心,一語道破,然後眾人皆大歡喜,其樂融融。
港片的這種台詞,真抓到戲劇與大眾娛樂的精髓了,它把大家平常不會說的攤開來說,然後也安排眾人赤裸裸地大喜──這些都是現實裡不太可能發生的,但是演出來,所有人都認同,真是太妙了。
- Jul 24 Mon 2006 02:26
仰頭看一天星星
二十一日凌晨一點,去富岡港執行蹲點勤務督導,就是穿便服去看他們執勤狀況。車子把我放下來後,就先在港區逛了一下;後來督導完,在安檢所內用隨身攜帶的紙筆寫了下面這幾句,不能算詩,也不能算「分行散文」,充其量算是隨想隨記,不加經營的囈語吧。隔日加工了一下,但也沒有修多少。
是新月的夜晚
港區的海面
死氣沉沉
粼粼,映著幾盞路燈,
漂著一些垃圾。
停泊的十幾艘船 (偶爾撞擊著輪胎)
中等科技產物, (油桶)
塑膠與油氣,部份海風鏽蝕。 (繩索)
(漁網...堤防...消波塊...)
我尋找著詩意,
仰頭看一天星星──
唉,這海、這船,
映不出這些璀燦
載不起它的韻律。
- Jul 13 Thu 2006 23:20
電影《海猿》劇情概述
我們在海湖受分科訓時教官給看的電影,看看日本怎麼訓練就難人員,至於海巡署將來是否可能比照辦理?這就再說吧。
拍得還不錯啦,公式的劇情:入營,同伴;邂逅,尷尬;訓練,熱血;放假,出遊,危機,悲劇;考試,大危機,時限,瀕死,最後一秒化解;結訓,傳承;待續。
也還可以再補充幾句,不過差不多也就是這樣子。
- Jun 24 Sat 2006 14:38
請袁世凱來演《色‧戒》男主角!
二十一日晚上和老媽去聽葉思芬教授講張愛玲小說,正題講完以後,老師又談到李安正在籌拍的《色‧戒》,問大家覺得誰可以演女主角?
報上有傳說舒淇、伊能靜,大家都說不行,「太老了」;又有人說張曼玉,不行,更老。老師說王佳芝是女學生,應該從校園裡找;有人又問「章子怡呢?」我說:「太世故」,老師笑道:「她已經世故了。一個演員的賞味期還真短啊。」眾笑。最後結論是應該找新人,教授同意。
那麼,男主角易先生呢?傳說是梁朝偉,但老師覺得不行:他不夠胖、不夠討厭,而且可能太帥了一點。那麼,還有誰適合演?
大家一時都想不出來,而我想:要胖、要討厭,但是又要精明......「我想到一個人。」
老師問:「誰?」我說:「袁世凱。夠胖、夠討厭,但是又很能幹,有吸引力,大概就是他了。」
眾人笑了一陣。當然,我們沒辦法把老袁從地底下挖出來,但我想到的其實是《走向共和》裡演袁世凱的那個演員,只是名字一時忘了。
隔天,老媽的同事對老媽說:「我回去以後想了一下,好像還真的只有袁世凱可以演!」
我也上網把《色‧戒》的小說找來看了(哈哈,之前根本沒看過,只憑「胖、討厭」就也來談演員人選),又覺得,真的叫老袁來演那太過份了,易先生和袁世凱這種大梟雄比也只是小角色,但反正我想到的不是正牌的袁世凱,找演老袁那位,應該正好吧?
又查了一下,演袁世凱的演員叫孫淳,唷,原來他本是身材標準的小生,為演老袁特地增胖的,難為他演得那麼像!這樣又正好,因為以老袁的身材演易先生也太肥啦!
- Apr 24 Mon 2006 00:00
我想要的東西My Wishlist
以下是我想要的物品清單,會不時更新,如果有人有,或者知道哪裡可以找到下表列的這些,請不吝提供,謝謝!
物品
我2005年在台北車站弄丟的活頁筆記本──淡藍色半透明塑膠封皮,封面為大叮噹,簽有「台大歷史 胡逆天」之名,內含《小叮噹X》一至五集原稿,我諸多課堂筆記、詩詞手稿以及畫作。如果有人有緣撿到或在哪裡看到,請一定要告訴我......
書籍
龔鵬程《漢代思潮》、《讀詩偶記》。
翁嘉銘《從羅大佑到崔健》,時報,1992。
顧隨先生任何有關詩詞、國學的著作。
饒宗頤先生的詞學、樂學著作。
文獻
「四目相交會,三月春若寒;兩道揚鑣分,一笑網中緣。」這首詩的全文。
音樂
- Apr 06 Thu 2006 01:00
2006.4.5 清明節、小叮噹
下午去碧潭掃墓,在外公他們的墓前唱了〈赤空碧血〉。
因為七日有事,今天(六日)晚上就要回營了。
大概再過幾天,我心輔官的業務就要交接完畢,之後,大概直接去巡防區見習,下個月就接執勤員吧,不去蘭嶼了--說讓我去蘭嶼,只是主任和我開的玩笑。主任說讓我去時,我也不是沒想到戲言的可能性,但當時我又想,君無戲言,如果我和他較真呢?就答了「好」而沒多說什麼。而今,也罷,想去蘭嶼,再過一兩個月找放假時間去玩一天也就是了。
今天把《小叮噹X》軍旅篇第五〈莒光日電視教學〉貼了上來,在巴站kuso板一發,果然本網誌的人氣就多好幾百了……可喜可賀。所以,也要再多挖一些舊文,好好把「又是一片天」充實起來。現在有些文章排版還不是很好,等有時間再慢慢修改,請各位舊雨新知繼續支持。
- Mar 24 Fri 2006 22:11
舞女輓歌
舞者羅曼菲病逝了。看到新聞,第一時間浮上腦海的,就是羅大佑的〈舞女〉:「旋轉吧旋轉吧宇宙 呀宇宙也為妳將轉個不停」
從報導中得知,她的早期獨舞成名作是林懷民編的《輓歌》,在之中,廖咸浩說最難忘她「以超越地球轉速的速度,猛烈旋轉」。敢情,〈舞女〉的歌詞就是這麼來的?而今,這也真要成為羅曼菲的輓歌了。
藝術和藝術家是可以永遠的。我生也晚,沒看過羅曼菲的表演,但相信以後能有紀念碟,雲門後繼也總會有人。「旋轉吧旋轉吧宇宙 呀宇宙也為妳將轉個不停」--舞者會繼續旋轉,光碟片也會繼續為你轉個不停。
- Mar 24 Fri 2006 16:08
《寶島頌》上市了!
《寶島頌》在博客來上架了!欲購請至: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27446
也請各位讀者在此惠賜感想評論。謝謝!謝謝!又天頓首 orz
- Mar 18 Sat 2006 02:20
軍旅生涯下半場
「我們的軍旅生涯已經進入下半場了。」
十四日打電話和胡立志聊天,他說了這句,不怎麼特別的話,卻讓我牢牢記住了。現在他在台中當個什麼廢品標售官,我們都談到了最近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變廢。
我的思維、我的情感,最近好像都停滯了,我還是每天都看一點書,可要說每天寫一點東西,文章我寫了一兩段,甚至只開個頭,就意興闌珊,提不起勁來寫,甚至不願意去思考怎麼寫。他也是,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覺得旁邊陸軍高中畢業的工作能力比自己強好多,為什麼?因為--我們心不在焉,不老實。身段,我們放得下,但是心態,我們終究差些。
我們的學能不適合這環境也就算了,可是--環境居然削弱了我們的本領,這會危及自信心的。他還好,他學理工,可我是學人文的,我理應言忠信、行篤敬,好好做人做事,可是這三個月下來,我仍不太能融入環境,和一線弟兄仍有隔閡,自己的業務也做得不是很好--而且常常不想去做好,只想混過去。當初是我自己爭取心輔官一職,想多接觸人群來補充所學之不足的,可現在我還是生不出那種熱誠。
我失敗了。雖然老大、主任和我講話還是很客氣,說我很盡責,但我心裡有數。第二梯預官下來,有一個輔導諮商科系畢業的,已計畫下個月讓他接心輔官,我則先去蘭嶼待一個月,等巡防區出缺再去接執勤員。我之前已有心理準備,今天也接受了,幾乎沒有什麼牴觸的情緒。雖然還是有些留戀心輔室,但我畢竟還有良心,相信學弟會做得比我好的。對以後的安排,我也沒什麼異議;我可能會去蘭嶼漁人安檢所當所長--那裡目前是一棟空房子,由隔壁的警察幫忙看,我過去的話,主任說,就是去「蒔花弄草」吧。之後的巡防區執勤員,聽高子恩說很操,但我想到那時再說吧。我畢竟夠幸運,已經比別人爽了很久,在際遇上,我是知足了。
我只是不甘心。
不甘心自己只能這樣。是的,我從小辦事就不牢靠,也總難和人打成一片;小時候我想,在這荒謬的社會裡,一直混下去也就算了。但後來我讀了聖賢書,我開始想成為一個儒者,為文化盡心盡力,而今第一道考驗,能否把事情至少做到內省不疚,我就沒過。我仍然只是像歷史上那種眼高手低的文人嗎?
我仍未學到自發地關懷別人,還是沒真正將我所認同的價值內化。
今天回來的火車上碰到張迪皓,他政治系畢業,是個要當社會科學家的唯物論者,也讀西方哲學,對東方哲學則沒什麼興趣,人生觀和我差很多。聊到這些,他就教我不要想太多,你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如果你不滿意,只有兩條路:改變自己,或接受現實。他認為我給自己加了太多期望、限制與規範,但其實根本沒必要想那麼多。
我也知道這些,但我還是不甘心。就我現在這樣,以後就寫寫書教教國文也行,而且我相信自己能做得不錯;可我有更遠大的嚮往,而要達成它,我必須先成為一個比現在更好的人,一步一步、時時刻刻地精進。如果我中道而廢,停了,那我讀的這些書,就是空的,我就完了。別的知識人可以只當專家學者,別的創作者可以只為娛樂名利,我不能,我也不要。若沒有文化使命感,我仍然只是個用小聰明來玩世混世的所謂資優生;而今我已見過廣闊的天地,還沒到達更深遠的境界,我不願退轉。
- Mar 13 Mon 2006 22:54
觀史
對歷史上各種社會、環境的變遷,要能俯瞰;對歷史中各種各樣的人物,要平視;對歷史背後那隱然主宰一切的「天道」,則要仰望,但不是伸長脖子去仰望,而是用心眼。
這是最近讀了一些史論之後的小小心得,也算是我一向的期許吧。
前天發現了一個好部落格:同在無名,htycy「太史公的文化視域-竹風的家」,轉載有許多文學、歷史的相關討論,尤其最近一篇從大陸「往復論壇」轉載的〈哈佛東晉研討會印象〉討論串,極其精彩,作者雲中君不知是北大歷史系的哪位教授,回應者也各有深厚的功底,強烈推薦歷史系的同學去看一看,我夢寐以求的就是這種高水準的討論啊!
- Mar 10 Fri 2006 12:49
《寶島頌》已送印
因為校稿的緣故,《寶島頌》前天早上才送印,下週一、二應該就會出來了,而我下次放假時間,無意外的話應是十七日,到時再來看看要不要辦什麼活動吧。
這幾天買的書:《啟功講學錄》,王唯工《氣的樂章》,彎彎《可不可以不要上班》。
- Mar 06 Mon 2006 23:41
《寶島頌》脫稿了
今天去學校作了最後一次校對及修改,明天終於要送印了。下午也修了一下首頁的連結,現在這個部落格算是正式公開了。
週五,應該週五就會印出來了。
- Mar 04 Sat 2006 13:29
快活林又來了!
Happy Tree Friends, 曾經是我最喜歡的卡通,簡稱HTF,譯作《快樂樹朋友》或譯《快樂森林好朋友》,我去年某日靈機一動,改譯《快活林》,因為裡面的人物都真的很快活--此義,參見倪匡小說《快活秘方》。
一開始是喜歡其顛覆並彌補了迪士尼、華納兒童卡通總是暴力得不夠徹底的缺憾,更喜歡其教育意義,例如看電視坐太近、坐車把頭伸出去的下場,但後來商品化以後,《快活林》逐漸變得為灑狗血而灑狗血,甚至有點噁心了,興趣就下降了些。
今天,又有一集來了--坦白說,我看到膽小的Flaky把另外一隻腳也毅然踏上去那一刻,還滿感動的。可惜結局並沒有為其成長給他足夠的--好比說,勛章吧。
不過,這仍然是個滿可喜的轉型:千鈞一髮之際的蛻變。抓住這個主題,或許《快活林》又能翻出新花樣,亦未可知也!
連結:http://happytreefriends.atomfilms.com/watch_episodes/ski.html#
- Mar 01 Wed 2006 13:29
2006.03.01 《寶島頌》殺青
剛剛完成了〈童年‧一九八七~一九九五〉第三段的修改,至此,《寶島頌》應該算是「殺青」了。
感覺茫茫然的,若有所失,又很輕鬆。當然,還有很多事情:三校、看版樣、送印、寫新聞稿、打廣告......也還有好多積欠著的文債(雖然是欠自己的),但是,現下感覺是滿踏實的。
時光在流逝,回顧起來都是一眨眼的事,而我用創作證明自己這些日子沒有白過,有留下一點東西。
能不能每天都有一些領悟,每天都有一點進步?儘量每天都看一點書,寫一些東西,做至少一件事情,這就是我對抗半成年恐慌的辦法。
- Feb 28 Tue 2006 14:57
「歷史就是要主觀!」
這篇是二月四日寫的,回應News 98張大春論壇上來因覺先生所帶起的「翻案」討論串。網址:http://www.news98.com.tw/dispbbs.asp?boardID=8&RootID=1110932&ID=1110932
論及史德、主觀與客觀,我總要想起張元老師在我們通鑑課上說的一句話--
「歷史就是要主觀!」
何以見得?因為主觀才有趣?不只,這話不簡單。以我的體會,它遠打十九世紀科學主義西風東漸以來的史料學派等等,近抗後現代主義解構一切、去中心化的偏空,重新肯定傳統史學褒貶善惡的意義與價值。而就我們讀者或學生來說,閱讀不避主觀的歷史著作,也就能閱讀史家,然後在比較、對讀不同資料與論述之中,接觸到不同的智慧,而比「事實」更接近「真實」--這真實,可以超越時空,對當下及以後的我們起到啟發及指引的作用。
又,「德」者,應可解作直心、直行;「史」字之釋,眾說紛紜(可參考王國維〈釋史〉),但以「執中」解之大概是不錯的。孔子作春秋,褒貶、曲筆正是他的史德,那從來不是事實至上的,它的價值在它能夠發揮的影響--亂臣賊子懼。至於事實如何,本有史官負責,而且《左傳》之後也出來補充了。
克羅齊那句名言,我譯作「凡史皆當代」,一部、或者只是一篇、一段有足夠野心的歷史著作,總會針對當下的問題,或隱或顯地發言。此所以近年《潛規則》《血酬定律》大流行;大家看大陸歷史劇,也總會、總能、總要從中看出他們政治、社會的風向。
這正是我覺得歷史最有趣的地方!
而我們重視事實,是因為事實是達到「真」的基礎,達不到真,也就達不到至善,因此反悖事實的不會被認為合於「德」吧。
說現在是一個撥開雲霧,群起求真的偉大時代,同意,而且這個時代剛剛開始--還有那麼多的事實尚待釐清,而這百年間無數真偽錯綜的資料與論述,又何嘗不隱藏著比他們表面之真偽更深隧的真實。我想,擱下細節不談,我們只要把握一個原則--我們(或者他們)搞這些、這麼搞,是為了什麼?
確定了以後,可以再問:為了這個,要搞哪些、怎麼搞?
- Feb 27 Mon 2006 23:49
有關國文教育
今天辦了很多公事,在這裡就不提了。
今天廢統,我兩肩一聳,由他搞去吧,然後我們繼續看歹戲。
比較嚴重的議題是國文教育之爭,杜正勝對余光中,兩人都講不到語文教育、文學教育的根本;報上的文章,也一大堆說不到要害的論點,還有院士說現在小孩要學的東西太多,不用學那麼多用不到的古文了,什麼鳥話,真令人沮喪。
作家的聲音也不令人滿意,我最期待的張大春,還沒有就這個議題來寫。如果他寫,定有可觀。
而我寫的話,我要從漢字的結構與內蘊著眼,六書之中蘊含的是古人的智慧,古文則是精粹的運用、思考的成果,學這些就是學幾千年積累的智慧,然後能使之為我所用,不管是寫文言還是白話,或者不寫,只是講話。那裡面的智慧、真、善、美,不是如今只把中文當作另一種語言的所謂專家學者能體會的。
多教文言文會讓國文教育倒退到五四以前?我很少贊成杜部長什麼話,但這一句還說得真不錯。五四以前怎麼了?五四以前好啊!看那個時代出多少才子!魯迅!錢鍾書!顧維鈞!陳寅恪!張大千!數也數不完!就是一般人、大老粗,耳濡目染也能來上幾句詩詞歌賦!五四以前不好嗎?現在若恢復五四以前的國文教育方法,更好!為什麼?因為現在思想多元,傳統的糟粕早已被否定,現在來學諸子百家更能直達其精髓,而觸類旁通及各種學問、各國文化。好處不勝枚舉,想也想不完!
然而,五四以前的國文教育又是怎麼樣的,大家真的知道嗎?可不只是私塾裡伴著籐條的背誦抄寫,也不只是拿著無標點本的四書五經加《左傳》等等點他一遍--那裡面的精髓,就算我們現在想恢復,又能恢復多少?國文課本就算百分之百用文言,又算什麼,比得上以前學生經史子集都讀的廣度,或者鑽研一經、一篇的深度嗎?
比不上!但我仍然相信有方法可以做得比古時候更好,時代畢竟進步了,我們有很多工具。是不必讀那麼多、那麼深,也不必考太多、太難,可是,重要的是,我們的國文教育,能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引領大家初步理解漢語、漢字的文化底蘊,進入文學的門徑?
這一點,台北縣頂溪國小的王修亮老師等已經做到了,大家可以想辦法去看看他們的教材與教法,令人激賞。而我也會開始做的。如今學生開始補國文,我確定我以後不會沒飯吃了--真是悲哀。而我如果要教,我就要想辦法教真東西,教學生真正進入古今文學、開拓人生智慧的方法,而不只是應付考試。光是作文,我就可以講很久了。
或許我是該寫一篇如此正本清源的文章,和大眾說說我所認知、所學習的國文是怎樣了。可是這篇文章難寫,因為必須仔細地斟酌,不能馬虎,以免貽誤。而這,恐怕也是那些大家遲遲不敢下筆的緣故吧?
- Feb 25 Sat 2006 16:42
我來也
「又是一片天」來了!
一九九八年,那時候還沒有「網誌」這個名詞,而我從「資優班通訊基地」開始,就用素樸的HTML寫了三年網路日記;二○○一年,上大學,改版「另外一片天」,又是四年。
而今,部落格來了,舊站的雜亂不整我也不滿很久了,當兵又令人不再能時時更新,而我又懶得另起一個架構,《小叮噹X》讀友提供的論壇也不太穩定,所以,就來這個好生興旺的無名落腳吧。
這一片天從今天開始營運,也會陸續把舊文章貼上來。